1、偷欢
,闺名鸳宁。
今年刚及笈。
潘嬷嬷素来受了缨徽不少打点。
悄悄提醒:“太夫人有意,将王姑娘说给七郎为妻。”
缨徽含笑点了点头。
众人在花厅说笑。
缨徽举纨扇向沈太夫人行过礼。
那王鸳宁立即起身与她招呼。
笑吟吟说:“早听太夫人夸赞姐姐貌美,如今一见,当真国色。”
缨徽喜艳色,今日穿水红薄绫襦裙。
衣裾上刺绣缠枝牡丹。
配鹅黄披帛和赤金嵌红宝项圈。
腕子上套金蛇手钏。
蛇眼是猫眼石。
幽光油润,质地上乘。
整个人像壁画上漫天起舞的仕女。
着色浓郁,冶艳秀媚。
厅中女子都忍不住把目光落在她身上。
缨徽与王鸳宁还过礼。
笑靥灿烂:“妹妹才是出水芙蓉似的佳人。”
两人不约而同掩唇微笑。
沈太夫人让缨徽坐在自己身侧,与小辈们闲话家常。
缨徽和王鸳宁都是嘴甜的人,将太夫人哄得开怀大笑。
这位王姑娘瞧上去挺爽快。
“兄长奉命驻守定州,日子过得难啊。眼下这光景,粮饷军辎不应时就算了,国朝的诏令一时一变,底下人应变不暇。西北又闹匪患……”
她掩帕放低了声音:“我听说国朝派军镇压,连吃败仗,哪一日潼关守不住,才是……”
“好了,咱们今儿不论国事。”
沈太夫人及时将话掐断。
王鸳宁便只笑笑不做声了。
外廊传来潘嬷嬷的声音:“七郎来了。”
沈太夫人笑说:“我家这七郎,如今稀客似的,连我都不常见,今儿倒是一请就来。”
侍女们挽篾帘迎进来一个灵秀的少年郎。
云巅孤松似的优越长相。
朱袍在身,环佩相鸣,清矍秀逸,正是七郎李崇润。
王鸳宁同一众贵女都站了起来。
缨徽倒是坐得稳当。
眼见李崇润向沈太夫人揖礼,又与姐妹们见礼。
目光掠过缨徽,唇角不着痕迹的微勾了勾。
才坐到沈太夫人的身边。
沈太夫人靠在蜀锦团上笑说:“前日大郎还说他七弟这些年稳重了许多,为人处事愈加练达,不大让他操心了。派七郎去看管怀济仓,主持今春的赈灾事宜。”
其实李崇润不是沈太夫人亲生的。
生母早逝,自幼养在主院。
天长日久,倒有几分母子情深。
王鸳宁在旁恭维:“那是太夫人教导有方,膝下儿郎各个成才。”
她不是养在深闺的娇小姐。
自幼随父兄辗转疆场,敢做敢为。
今日来就是要看李崇润。
眼见是钟灵毓秀的少年。
不由得欣喜,声音里亦带了几分甜腻。
缨徽冷眼瞧着,李崇润倒是双手搁在膝上。
只客气地朝王鸳宁微笑颔首,显得很矜持。
沈太夫人面带慈爱。
在王鸳宁和李崇润之间逡巡,也不点破。
只吩咐潘嬷嬷:“我今儿想留王姑娘用膳,你去请陈大娘子来陪,再温几壶酴醾酒来。”
缨徽趁机起身,道:“我去请大娘子吧。”
沈太夫人乐得应承。
缨徽出了院子。
刻意放缓步伐,行到石亭边喊累。
红珠在石凳上垫了帕子。
引缨徽去坐。
不到一刻钟,李崇润果然跟来了。
他踏绿荫慢行,停在缨徽身后一尺。
凤眸弯弯:“徽徽今日真好看。”
“什么徽徽,青天白日的,乱叫什么。”
缨徽比李崇润大两个月,自小姐弟相称,人前无比正经。
李崇润低眸笑了笑:“好,阿姐。往常来一回都得歇个三五天,今儿怎么又让人叫我,是昨夜没尽兴?”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