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红薯厂长

  这傻柱不管自己妹妹死活,每个月丢几块钱算是照顾到位了,挂在口里的话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罚他钱似乎,让他以为可以随意的辱骂领导了。

  “傻柱,你胡咧咧什么,没听到广播吗,现在物资困难,需要克服,咱们不这样做,工人们怎么吃饱肚子。”

  说话还是浑不吝的,还管不住嘴,搞到现在相亲就没一次成的,真是活该。

  “去报安保科,傻柱污蔑领导,挑弄是非,要把他抓起来!”许大茂原本不想搭理他,不过傻柱这质疑的话要是传开,就有点麻烦了。由不得许大茂就不重视起来了,不然这谣言传出去,可是要命的!

  许大茂去找李怀德,李怀德已经和开过会了,“大茂,家里头的粮食采购安排的怎么样 ?”

  “已经让我爸和一安去采购,咱们几家肯定不缺粮食的!”许大茂说着,将刚才食堂的事说了出来,咱们还是把上面发的公告广播一下吧。”

  “不然真让人以为咱们谭波,或者有人传谣言的话,就麻烦了。”

  “李怀德思考了会点点,“好,你去安排吧,对了,咱们既然说克服粮食危机,就拿出动作吧。”

  李怀德这话说的是许大茂要号召在厂里、家里种红薯的事。

  过了片刻,广播站里开始播放起来,许大茂在给大家读着,“下面给大家读一份上级部门的公告,请大家停下手里的活!”

  连说三遍之后,许大茂开始读起公告来,读完之后又说道,“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这里我呼吁大家一起来和粮食短缺做战斗。在这里,书记和一众厂里领导决定发挥自己动手的倡议。

  我们号召大家一起将轧钢厂所有空地种上红薯,大家在自己家的空地上也可以种上红薯。

  之前我们吃的精粮会换成粗粮,我相信只要我们克服这些,一定可以战胜粮食短缺。”

  许大茂也知道,突然这样做确实让工人们难以接受,但是他知道必须要这样做。

  按照他的计算,将最近几天发过来的精粮换成粗粮后,厂子里的工人粮食可以多支撑一个星期,这买卖是划算的。

  毕竟多的这一星期口粮,可以把下一批对应一星期精粮再兑换成粗粮,这样就可以多支撑半个月。如此几次,挤出两个月的口粮也不是行不通。

  只是希望之后不要的粮食不要克扣下去。

  每天许大茂在广播里亲自的鼓舞大家,呼吁大家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

  采购部买来了大量的红薯,开始育苗。

  过了一周之后,粮食供应非但没有恢复,反而又继续下降了,李怀德这才不得不相信了许大茂的判断。

  拉着全场的各部门负责人直接下死命令,各部门每个人都在厂里负责一块地,来种植红薯。

  轧钢厂地域范围不小,每个人都有块不小的地,李怀德带头,全厂的人每天下班种一小时地。

  不过两天时间,厂子里的空地便被开垦出来,种上了红薯芽。

  许大茂算着,一人一餐1个红薯,一天就是3个,每个人的那片红薯地,估计可以够吃小半年的了。

  如果有厂里有活的话,也可以支撑个三四个月。

  算我许大茂对的起大家伙了。

  轧钢厂周报上,刊印着第一书记李怀德号召全厂员克服粮食短缺的行动,在榷场种红薯。

  一时之间李怀德又有了一个外号——红薯厂长,这名号一时间成了两极。有说好的,说是李怀德未雨绸缪,有说李怀德杞人忧天胡乱作为的。

  不过这话传到上级领导耳朵里,都摇了摇头,现在粮食短缺,一时之间也看不到解决的办法,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对李怀德的行为,既不鼓励也不批评,就当不知道种红薯这一事。

  许大茂也让李一宁将红薯种满了东跨院,他是想到了,在过段时间,他就可以用红薯去换他心心念念的古玩了。

  他的古玩收藏在上夜宵后,就没有时间去做了。不过现在倒是一个好时机了。

  时间在粮食短缺之下过了大半年,已经快要到过年了,现在大家伙都已经吃不饱了。

  轧钢厂开工也就是做一点点必要的活了,没有什么大的体力活,然后就去食堂里吃点红薯粥,菜则是红薯叶和红薯杆子。

  再每个人领一斤红薯叶子回家,不然真的要饿死人了。

  “大茂,这红薯我是一口都不愿吃了!”李怀德在家里自然是不用吃红薯,因为准备的粮食足,一家四口是有粮食的。

  “在厂里也只能这样了。”许大茂拿着一个红薯,也很难下口,“轧钢厂现在还不能停工吗?后勤部两天前就没有下发粮食了。”

  “那就放假,不过每天来轧钢厂两小时,喝点红薯粥,让工人们带点红薯叶回家吧!”李怀德摇摇头,不过厂里的红薯可要看好了,不然被人偷挖了去。

  “大茂,还是多亏了你啊,虽然天天吃红薯,好歹大家的肚子里有东西。”李怀德说着

  由于轧钢厂种的红薯及时补上了粮食缺口,轧钢厂的人这才万分感激李怀德起来。要不是每天可以领一斤红薯叶回家,怕是家里都没吃的了。

  就这样李怀德这个红薯厂长,让大家交口称赞起来。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