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

 这是她在定世洲便独用的藏金墨。以此墨书写后仔细观之,可见浅金色流水纹随笔锋而走。她带来处理人间繁记事务,多年来旁人眼热繁记生意,却没办法假造一封文书。

  彤华便以此墨在书上作注。

  她一边写,一边想悦姬这个人。

  原是无意间撞到了这么一个小姑娘,走投无路食不果腹,嗓子虽有些哑了,却还勉强听得些金石之声。

  她将悦姬带进了惊鸿坊,给了她一条活路。原是快忘了的人,此刻却跳出来成了意外。

  她随口叹了一句:“难得偶尔行好事,可惜竟不得好结果。”

  彤华的笔停在最后一划,她只写了一句,似乎找了许久的书,也只是为了写这一句。

  她拿起书轻轻吹了吹快干的墨迹,语气里有些模糊不清的危意。

  彤华放下书,将毛笔挂在笔架上,纯肆这才隐约见得那一句。

  掣开金殿锁,撞碎玉楼钟。

  那两个字混在一句话里,瞧不出什么特别,却在灯光下泛出流水金纹,带着一点崎岖,比不得旁字落定安稳。

  彤华起身,合上书页,封面上再一看,不过是一本普通杂记罢了。

  纯肆心中细细思索了一下,终于想起了下一句。

  贪程未归客,徒自觅行踪。

  纯肆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足以知道太多旧事;可她在她身边也很久了,如这简简单单一句诗,足以让她想起许多隐晦。

  纯肆不觉抬起眼来看向彤华。

  她将书放了回去,站在窗边看繁华的大昭上京,手指轻轻敲着窗棂,手腕上的玉镯轻轻晃,流转的光华都消弭在玉石中摇曳的火焰里。

  她狭长眉目如寒潭寂静,深冷绝情。

  房门外有人轻扣三声,道:“祝当家,沈公子来了。”

  沈是皇后姓氏,原景时行走江湖,一直借母姓化名沈时。

  彤华闻声,开始思索自己要不要装作不在。

  倒是纯肆笑了,同她道:“自打这位回了上京,寻您也不少次了。您还能一直躲着他吗?”

  原景时在外头等了一会儿,见惊鸿坊的纯姬姑娘从房间内走出,与他见礼道:“见过沈公子。祝当家在里头等您呢。”

  原景时笑着点了点头,走了进去。

  他盘腿坐在外间的矮桌前,见彤华走出来,俊朗的眉眼泛起笑意来,将手边的东西推给她道:“城南那家馄饨铺,鲜虾青豆馅的就卖早上这几份。我想着你好久没吃了,给你带一份。”

  他衣着素净,难掩贵气,安安静静地笑起来,便知是哪家高门无忧无虑的小郎君。

  彤华坐在他面前,道:“昨天南玘刚来看了大演,你今日就到梦雨楼来?”

  原景时满不在乎地笑道:“我不贪玩出来,他才要疑我,怕什么?”

  他说的是原承思。

  太子那些心思,他未尝猜不出来。

  他倾了倾身,口吻有些眷恋地轻声道:“我听说他们给印珈蓝发了请帖,却没在宴上看见你。我们很久没见了。”

  他看着她的眼睛很亮,有些像当年东海相见时,海水反射的星子波光,璀璨明亮。

  彤华淡淡地撇过了眼,微微捋了捋袖子,拿起瓷勺来,将碗中的虾肉小馄饨舀起一个来送入口中。

  城南这家馄饨做得鲜嫩可口,远近闻名,她在上京逗留的时候也常去光顾,可终究要承认,这并不是她最合心意的口味。

  她怀念的只有一次,是在三百年前,九国乱世之中,薛国陌生城郭的街头巷尾。

  他隐约知道,食物于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看见她肯吃,心里犹然生出高兴的情绪来。

  原景时面上浮现出了少年爽朗的笑意,同她闲话道:“今晨别邸里派出了一辆马车,眨眼的功夫全上京的权贵就都知道了——南玘派人到惊鸿坊,接走了一个歌姬。”

  “悦姬,我知道。”

  她眉眼淡淡放下勺子,原景时看她剩了一小半馄饨在碗中,便直起腰来,难免皱了眉道:“你这胃口愈发小了。”

  彤华笑一笑,找个理由解释道:“是这家馄饨放得多。”

  旋即她袖口微动,小奇的尾巴勾在手镯上,只探出了自己的脑袋,凑到了碗边去。

  彤华顺手舀起一个馄饨来,轻轻吹凉,叫它一口吞了下去。

  原景时不是头一回见到她这宠物小奇,面上也不讶异:“你倒是疼它,自己有什么吃的,都留一半给它。”

  彤华低头的目光颇温柔,点了点小奇的脑袋道:“小奇也跟了我许多年了。”

  小奇一口一口接受主人的投喂,闻言瞧了原景时一眼,心里又暗自笑了一番这个傻子。

  她想吃馄饨,不是真的想吃馄饨,她剩了半碗,也不是真的吃不下了。

  他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小奇自她幼时起便跟在她身边了。

  日日复年年,百年又千年,它什么都知道。

  小奇进食的速度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