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野猪沟的现状。
主要还是落实在木耳与灰兔养殖上,野猪沟的土地贫瘠,收不到几颗粮食,山坡多,用来种植苜蓿草,一能防止土壤流失,二来正好用来养兔用。要是灰兔养殖失败,也能用作养牛。
这些尙只是构想,未具体落实之前,两人都谨慎不提,免得给他们盼头,最后又让他们失望。
宁毓华道:“我们尙在计议中,等到有眉目的时候,再与你细说。”
虽未听到肯定回答,总比什么盼头都看不到好,叶里正感到好过了些,连连道:“好,好,两位都是大好人呐!”
宁毓承问道:“叶里正中午给我们吃的菌菇鲜美,村中其他人家可有?”
叶里正道:“都有都有,多少都采了些。入秋菌菇多的时候,卖不了几个大钱,大家都放着,等到过年时,交给我一并拿到县城去卖。得几个钱,换些油盐粮食回来,过年能碗饱饭。”
宁毓承道:“你去让他们准备好,明日我们来收菌菇,按照过年时在城里卖的价钱来算。村中要的粮食,油盐,我们正好来回县城,顺道帮你们带些来。”
不用自己跑一趟县城,菌菇的价钱也好,叶里正忙激动地道:“好,我这就去,让他们将菌菇筛选干净,选最好的拿出来。贵人放心,我们在山里住着,何种菌菇能食,闭眼都能分辨出来!”
宁毓承说好,“时辰不早了,我们自己四处转一转。”
宁毓华跟着起身,与叶里正道别。福山留下了一小袋米,一包盐,一块约莫两斤重的新鲜肥猪肉。
叶里正看到,眼眶都红了,忙着要推辞。
宁毓华笑道:“以后我们还会常来,空着手。哪好意思来叶里正家白吃白喝。”
叶里正这才犹豫着收下了,宁毓华跟宁毓承一道离开,沿着山下转了一圈。
入目之处,山峦叠嶂,荒草萋萋,穷困荒芜。
两人一时也找不到任何好的办法,先回了县城。进城时天色已晚,宁毓承在客栈前下车,看到从大门内出来的明苑,他不禁愣了下,问道:“阿苑你也来庆安了?”
明苑看到宁毓华宁毓承,也惊讶不已,屈膝福了福见礼:“我刚到县城,真是巧,居然在这里遇到两位。”
宁毓华笑道:“可不是巧,你也住福客来客栈?”
明苑大大方方道:“我去问过价钱,这里太贵了,我准备去找一间便宜些的住。”
宁毓华皱眉,劝道:“便宜些的客栈不稳妥,你又是小娘子,不如就住在这里。价钱你不用担心。”
明苑朝旁边停着的骡车指去,笑道:“我与伯父伯母一道来的庆安,晚上我与伯母同住一屋,还有伯父看着,没事。”
骡车前站着一对约莫五十岁的夫妻,他们与明苑同宗,水灾后流落到江州府,遇到明苑阿娘沈氏。明苑正好要找人,便留下了他们。
夫妻老实巴交站着,宁毓华没再多劝,道:“吉庆对庆安县最熟不过,我让吉庆跟你前去,帮着你找住处,”
吉庆是宁毓华的小厮,以前在庆安救治瘟疫时,他跟着宁毓华身边,走遍了庆安的大街小巷。
明苑笑着道谢,又对吉庆道:“劳烦你了。”
吉庆忙道:“离福客来不远,就有一间客栈,那里价钱适中,我带娘子前去。”
宁毓华看着他们离开,转身进大堂,感慨地道:“阿苑真是厉害,身无分文从平江府到江州,短短时日,就有了自己的铺子。”
明苑的铺子不大,亦并她买下,而是赁了来,铺子里什么都卖。
宁毓瑶去逛过明苑的铺子,她回来说起时,既惊奇又很是佩服:“明姐姐真是,哎哟,铺子里卖荷包,绣帕,还卖干花,草编的蝈蝈!明姐姐的铺子,就是货郎的大挑子!”
当时宁毓承很好奇,要真如宁毓瑶所言那样,只卖些不值钱的小玩意,铺子有赁金等本钱,明苑的铺子如何开得下去?
明苑开铺子时,夏夫人就听说过,还帮着她出了主意,道:“阿瑶你真是,阿苑可比你大不了几岁,货郎挑子上的东西,可有阿苑的多,精美?只草蝈蝈多卖一个大钱,阿苑在明明堂的同窗们常去铺子光顾,哪在意一个大钱。一个大钱,十个大钱,阿苑的买卖,就这样做起来了。”
草蝈蝈不值钱,乡下人会编的人多。明苑本来就在乡下城中跑,收各种绣活,她顺道收回来,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
宁毓承心中一动,道:“她来庆安,肯定不是为了游玩。不知她打算做什么买卖。”
宁毓华也来了兴趣,道:“不若我们请她来用饭,顺道问问她。”
宁毓承道好,“不知吉庆带着阿苑去了何处,等他回来时,再让他跑一趟前去请。”
谁知,两人刚回去洗漱更衣,在大堂寻了安静角落,坐着吃茶时,明苑自己跟着吉庆一道来了。
明苑笑吟吟上前见礼,道:“吉庆带着我前去住的客栈很好,替我省了不少的钱。我无论如何,都要来亲自给你们道声谢。”
“阿苑客气了,快坐快坐。你还未用晚饭吧,不如我们一起用可好?”宁毓华笑着道。
明苑应下,在两人对面坐下。她主动唤来伙计,要了福客来铛头拿手的菜,笑道:“晚饭我请客,你们别推辞,且听我完必须会账的缘由,看看我是否该请。”
两人没说话,含笑听着明苑的理由。
“我与阿娘能到江州府站稳脚跟,进明明堂读书,做买卖,多靠田老夫人,宁氏的帮助。没你们,我与阿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