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
“许睿。”宋崎仍不甘心地试探问:“你应该不会离婚了吧?”
这小伙子真是中魔怔了,许睿差点无言以对。
许睿僵了僵嘴角,“你看我现在这样,还离得动吗?”
“也是。”宋崎倒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只是初开的情窦被深深打击,一时半会有些难以调解。
他看着许睿年轻俊逸的脸庞,目光又悄悄挪到对方衬衫下微隆的腹部,心里一阵感慨。
季恺城回来了,他同宋崎打了声招呼,又对许睿说:“我还得出去一趟,你要是坐不住,你就先回宿舍去。”
“几点钟了啊?”许睿问。
“三点了。”
“还有一个小时,那你待会儿下班后还去摆摊吗?”
季恺城眉心微蹙,他也摸不准那台机器什么时候修完,只能说:“如果四点了还没修好,我就让小明哥在那先盯着了。”
上着班做生意,时间上总归紧凑。于是许睿便道:“那我先回去收拾,等会你一下班就可以出发。”
“也好。”
宋崎在旁边听着,他忽然说:“季恺城,我去替你修吧,你跟许睿先回去收拾摆摊。”
季恺城愣了下,许睿已经接话了:“这样行吗?可以早退吗?”
“没事,我过去跟小明哥一块儿修应该会更快点。”
“那行。”许睿连忙同季恺城说,“那我们抓紧走吧,摆摊还得生炉子呢。”
今天时间紧促,他们买的菜已经在宿舍里放了一天一夜,再不处理掉,恐怕钱都得打水漂了。
于是季恺城不再犹豫,只是不好意思地跟宋崎道了谢,他现在也很困惑,自己面对宋崎怎么就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三轮车骑到学校需要二十几分钟,到那估计四点多钟,还得将食材摆出来,生炉子。
所以回到宿舍里,俩人便紧锣密鼓开始收拾。
桌子那天又从仓库里搬了张废弃的折叠桌,摆在门口的屋檐下,季恺城便装上了三轮车。
油昨天中午回来的时候已经去拱桥对面的小店里打了一瓦罐,季恺城便陆续将装了油、甜面酱、辣酱的瓦罐摆上车,至于腐乳酱,今天暂时没法用了,因为腐乳还是成块,他俩忘了捣碎。
许睿从桶里舀了碗水,用手捞了些,洒在串好的蔬菜上,让颜色看上去更水嫩新鲜。接着将桶里的水全泼到门口,留下一只空桶装这些串。
最后带上批发市场买的不锈钢托盘和筷子,以及两只煤球和些许干柴装在了蛇皮袋中。
季恺城就准备骑车出发,可没想到许睿也跟着上车了。
“你就别去了吧?”季恺城回头对许睿说。
“一起去呗。”许睿说,“你第一天摆摊,万一忙不过来,我也好搭把手。”
季恺城看着他的肚子有些迟疑。
“不是,我现在又没大到走不动路,更何况前阵子我那样跑都没事儿,摆摊我又不用走来走去。”许睿见劝不动季恺城,干脆说,“我再继续待宿舍里迟早人都要傻掉了。”
季恺城妥协了,不过他下了车,去隔壁家的屋檐下将平时给小孩儿坐的小板凳给装上了车。
晚饭是没法准点吃了,走之前,还是拜托了邻居帮忙取饭盒。
一辆三轮车上东西装得满满当当,骑行在土路上,器皿叮当作响。
许睿不得不伸手护住折叠桌以及油罐子。
如果昨天没查出许睿怀孕,那么俩人应该筹备好了做生意的细节,比如每根串的价格,以及在摆摊前应该试吃。
可被这些事扰乱了下,又怕食材腐败,所以俩人算是火急火燎地上阵,到路上了才想起价格这件重要的事。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已经不满于平时的温饱了,尤其在县城里,学生们大都有几分或几角的零花钱,要是家庭条件再好点的,兴许还有一块钱。
季恺城想了下说道:“普通的馒头是一角钱,我们可以先给素串按普通馒头的定价,油豆腐三角钱吧,年糕和鸡骨串就五角钱,先卖着看看,如果不合适再调。”
许睿一边坐在三轮车上一边数着桶里的串,因为不了解这个年代小县城里的消费能力,所以昨天下午没敢串多,蔬菜大约四十来串,油豆腐二十来串,荤的就是鸡骨串也有二十串。
年糕就没串起来了,这种巴掌长度的年糕轻薄,等到时候有要买的,直接掰一条,竹签子一插就行。
许睿口算着利润:“素串四十串,每串一角钱,四块钱…….我操,这么少!如果鸡骨串和年糕全卖出去,四十串五角钱,一共二十块,哎?这倒是可以啊!还有油豆腐,油豆腐卖完是六块……再扣除成本,成本是………”
算了,许睿光算这些数字头都要大了,这些繁琐的事还是留着晚上给季恺城吧。
摆摊的地点是县城里最好的小学门口,附近几百米还有一所中学,也是商量过才定在这里,毕竟郊区的学校条件不行,学生们大多数也没什么零花钱。
他们到的时候,学校门口已经有个小贩停着自行车了,自行车的后座上左右架着俩竹筐,上头盖了一层薄薄的棉布,问了才知道里头装的是他自己揉的馒头包子。
学生们还没放学,校门口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