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6
嘴,消息最终也就限在小范围内,并且只是猜测而不是笃定。
“传播这么广,还是议论陛下,我怎么感觉有点不正常?”文相的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桌面,思索着。
董容琳回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我有一个猜想。”
在董容琳说出猜想的同时,文相也停下了手指叩击,他也有了答案。
“你的意思是……凌瑶?”文相并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了他的想法。
董容琳点了点头,答道:“下官想到的也正是陆县主。陆县主有玄楼,要做到这个并不难。”
文相道:“但能够做到这个的也不一定需要玄楼……”他不是否定董容琳,而是觉得董容琳的猜测一定还有更多佐证。
果然,董容琳回答道:“下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关于上天惩罚的谣言,还涉及了几个人物。一个正是陆县主的外祖——蓝老将军,有人觉得,蓝老将军一家忠心耿耿、保家卫国,是陛下诬陷了蓝老将军,偏偏又没能力管好国家,因此到处都是灾荒和起义,所以蓝老将军真的看不过眼了。还有一个则是陆县主的父亲——宁德侯,传言里也提到了他,说他当年被雷劈就是做了亏心事。外甥像舅,现在从没有走水过的养心殿起火,必然也是上天的预兆。”
传言直指皇帝,而传言的目的似乎又是要为蓝家鸣冤,也难怪董容琳会做此猜想。之前文相只是下意识的觉得有能力做这事的,玄楼排第一,现在听董容琳详说了传言内容,也觉得是陆凌瑶的可能性又加大了。
“你和凌瑶也算是同乡,这些年她有表现出要为蓝家平冤的态势吗?”文相问董容琳。
董容琳迟疑了片刻,他并不能肯定文相在这件事情上的站位,但他自己,毫无疑问,不管陆凌瑶想做什么,他都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这个帮自己良多的“小神仙”,因此要怎么回答,需要把握一下度。
而文相看他的反应,也懂了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便没有再等董容琳的答案,而是自己回答道:“不过你俩不同村,听说交集也是源自凌瑶回京那阵,她有什么想法你确实不一定清楚。我也和凌瑶打交道数年了,这孩子这些年在京城靠她的能力帮助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既震惊于她的能力,又很是感恩。对于宁德侯当年的死,我也有过一些揣测,天雷轰顶,这种事情,如果不是巧合,唯一能做成这种事的,大概也只有凌瑶这孩子了。那么小背负这么多,真是心疼这孩子了。”
文相的话里,透露出了很明显的意思:我既佩服凌瑶的能力,也感恩她的帮助,就算是她可能弑父,我也依旧对她只有心疼。这站位就有些震惊了,毕竟不论什么时候,弑父听上去都是极其违背道德人伦的事。
董容琳听着都不免有些震惊:“啊?我听说是宁德侯自己发了毒誓然后验证了啊?”这么说完,作为状元,他自己也突然意识到里面的谬误了,是啊,毒誓这东西,发的人还少吗?好多人不都是张口就来,但真正誓言应验的又有几个?能引导誓言应验的,恐怕还真的只有陆凌瑶。
想通的董容琳,很快就从陆凌瑶的角度做出了解释:“就算真是陆县主,那她肯定也是替天行道,她爹一定是做了什么天人共怒的事。”
董容琳这快速而坚定的站队,让文相都不免有些失笑。
不过说起来,他自己其实想法,也和董容琳没有差异。
接下来,他不免仔细地向董容琳解释起这桩旧案背后的一些纠葛。
“唉,我就知道,陆县主也太可怜了。”董容琳最后总结道。
“如果这次传言背后是陆县主,那肯定也是陛下有问题,对不对?”既然文相知道很多隐秘之事,董容琳也一事不烦二主,继续打听起来。
第126章 董容琳这个问题问出来,已经可以说是向文相彻底的交底了。因为这个问……
董容琳这个问题问出来, 已经可以说是向文相彻底的交底了。因为这个问题,不管真相如何,将问题归因于皇帝, 就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对于这样的坦诚和直白,文相很欣慰。他一直希望他们如师生、如父子般的关系里, 没有试探,只有这样的信任。
他也很愿意和董容琳说一些真话。
“皇帝是对不起蓝家的。”文相一句话总结了董容琳问题的答案。
“前朝的将军府中, 蓝将军府实力最盛, 既有家学的渊源, 蓝老将军生的儿子更是个个争气,假以时日, 每个儿子都能够再托起一座将军府。另一个就是刘将军府, 虽然实力没有蓝将军府那么强劲,但刘将军从军中小兵做起,所有的军功都是他和兄弟们一刀一枪的流血拼出来的,在军中的口碑还有刘家军的向心力, 那绝对都是一等一的。”
文相开始给董容琳诉说那些过往。
“而宋家这个将军, 与蓝老将军和刘将军相比, 就显得有些不上不下。实力也有,但在蓝老将军和蓝将军府面前,多有不如。”
董容琳作为后起之秀,对这些过往有过些许猜测,但都不如亲历的文相知道得那个清楚。此时听了, 董容琳不免奇怪:“那为什么会是当今陛下登基了呢?”
文相说:“是啊, 为什么会是他呢?这不仅是你的疑问, 也是当时满朝文武的疑惑,更是这位先一步登基的皇帝自己心里的一个心结。”
“前朝到了后期, 我们都知道,文官这边,是靠我在苦撑。而对外动武,则离不开三大将军府。前朝皇座上的疯帝,日常做的就是发疯和拖后腿。一开始,靠着前面几代的积累,也还能勉力支撑。但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无所顾忌的挥霍,所以前朝越到后面,就越不行了。”
“想当初,蓝将军他们在前线打了胜仗,举国欢庆都不为过。结果前朝疯帝却还在想着给对方送人送钱。……一个战败国家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其他国家就算原本不敢挑衅的,也都闻着腥味蠢蠢欲动起来。”
“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