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
/>
“如果我早来几年,可以和你一起学习潜水,去寻找海盗的宝藏。”
江济堂听得大笑:“那不就成了两个傻瓜吗?”
“不好吗?”
“好。”
用餐后,帕森斯端着盘子去厨房洗,小小的围裙系在他身上,有种莫名其妙的反差感。
江济堂不干活也不帮忙,在他身后拱来拱去尽捣乱。但帕森斯相当稳得住,照样淡定的洗完所有碗筷和用过的锅子,还顺手把灶台清理一遍,这才解下围裙,准备出门进行今日份的锻炼、学习和工作。
“最近很忙吗?”
“祖父给了许多产业,”帕森斯说,“其中一部分要转移到夏国来,需要点时间,人员也要重新安排。他让我全力做自己想做的。”比如拿夏国国籍和获得夏国政府支持。
江济堂想问,不是早就确定了继承人,但他立刻想明白了:“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倒也是办法。”
估计帕森斯让那个老头子看到潜力,所以分出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夏国,一是为了展示诚意,二也是为以后做准备。
万一两国死磕,总要折损一个,但也能保住另一个。
至于为什么全力以赴,因为只有这样,当夏国占据上风的时候,帕森斯也能享受到提前投资的回馈。
“不过道理都知道,真的想得这么开的到底是少数。”江济堂忍不住说,毕竟要把一部分重要家族产业分出来,并且是永久性分出来,还是会伤筋动骨。
“他一直想得很开,在家是虔诚新教徒,但在夏国也会烧猪头摆旺旺仙贝上香。”是一个实用主义老头。
“……确实想得开。你家做什么的?”
“很多,不过转移到夏国的是玻璃制造,高端的用于科研仪器,但走量的是眼镜片,比如最近流行的非球面眼镜片和散点眼镜片。现在已经在选厂房了,整个产业都会搬迁过来。”
这种属于是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科技实体产业,夏国政府也会扶持。能解决一部分就业,还能增加税收,何乐而不为?
没有近视,也不太了解眼镜片产业的江济堂似懂非懂,但他可以查,所以查了一下。
好家伙,到帕森斯嘴里就是简简单单‘玻璃产业’,合着手握上百个专利,有诺奖级别的研发团队,全世界几千个工厂是提都不提?
全世界最好的相机镜头和眼镜片都是他家的,那些高精仪器上的很多特种玻璃部件也是他家的。
江济堂仔细打量帕森斯:“我怎么就瞧不出你身上酷炫狂霸拽和深沉高贵的豪门气质?小说里这样的豪门公子都是自带光圈的。”
帕森斯:……这两词适合出现在一句话里吗?
“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也想不到你会是那个多愁多病、文采斐然、卓尔不群、富甲一方的伊尔曼公爵,更猜不到你私底下还兼职写《太阳王情史》。”帕森斯说。
江济堂:……这么多成语,你考研吗?
帕森斯:……彼此彼此,反叛军首领。
“好吧,我们就不要相互伤害了。”大眼瞪小眼半天,他拍拍帕森斯的肩膀,“有需要找我哦,别的没有,但可以投钱。”
帕森斯脸上出现很浅的笑:“嗯。”
送帕森斯出门后,江济堂自己也得上班,他换上白衬衫和休闲裤,就开着大卡车出现在八十年代的乡村小路上。
最近大概刚下过雨,空气湿润清新,两边的树木也特别青翠,就是路面情况不好,满是泥泞。装满东西的大卡车走在上面和跳恰恰一样‘活泼’,就算防震系统还在工作,江济堂也有点头晕想吐。
他就盯着前面,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红色的指引光线指着前面,也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小村庄,梅山村。而在他的身后,是一条蜿蜒曲折,似乎没有尽头的小土路。
八十年代不像后世,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现在村和镇之间都隔了天堑似的,进城镇都和出省旅游一样稀少。
但以后,梅山小学的孩子就得每天四五点起床,用脚步踏平这条坎坷的求学之路。
这是为了获得和镇上孩子一样的教学资源,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梅山村前头一片农田,大卡车在这里异常显眼,所以才出现,就被村里人发现。
这么大的大卡车出现在村口,哪怕没有六十年代这么轰动,也能引起偏僻村子的注意,所以江济堂一进来,就被人拦下来问来由。
他照实说了。
“这是给孩子准备的儿童节礼物?这么大的阵仗呢?”
知道这一车的东西都是给孩子准备的,村里人直咋舌,这些老师也太舍得了,居然买了这么多东西,还让人用大卡车送过来。
这大家伙跑一趟都得吃不少油,油就是钱。
议论纷纷的时候,梅山小学的校长闻讯匆匆忙忙跑过来,他也很震惊,虽说200元也不少,但应该买不到一卡车的东西。
“小同志,都是些什么呀?是江米卷吗?”校长猜测是那些轻飘飘又占空间的零食。
“现在还不能说,到了就知道了。”江济堂神秘的眨眨眼,他打开副座,“校长,咱们一块儿走吧,我也不知道路在哪儿。”
“诶诶,好。”校长也没坐过这样的大家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