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
师们的帮助下, 一卡车的东西全部都分好了。年纪小的孩子只知道自己拿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一个个傻乐,高年级的孩子就想得更多。
他们要去镇上读小学, 镇上的孩子大多数不愁吃穿,衣服甚至没有补丁,有正经鞋子而不是草鞋,有正经书包而不是碎布拼凑的袋子。
想到和这样的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 孩子们有种难以排解的恐惧和自卑。
现在送到他们手里的东西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阶级和生活条件, 但仿佛给大家披上厚厚的战甲, 总觉得多了点底气。
尤其是那些已经懂事的女孩子们,她们看到写着名字的本子、杯子和鞋子,看到若是男孩子用着会被嘲笑的粉嫩颜色和蝴蝶结图案,更能感受到这种被小心照顾的滋味。
她们中的很多人, 从小到大没有独自拥有过一件专属的物品,更没有这个胆气‘霸占’一件物品的所有权。
或许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过独占的想法,但很快就会被‘教育’:要懂事,要谦让,不能有物欲, 要懂得传统女性的美德。
于是她们自己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厌弃, 觉得自己太自私,太坏了。
可是今天, 有人大大方方在这些美丽珍贵的东西上写下她们的名字,替她们宣告所有权。再乖的孩子, 此刻都生出一些期盼:
‘应该, 不会再被抢了吧?’
小孩都能想到的事,大人更能想到。学校外头围着的家长面有讪讪:“大孩子用完了,留给小的不是应该吗?”
“呵, 只怕大的都没上手呢,就得‘留给’小的。”不知谁嘲讽了一声。
“说什么呢你?”
“我可没说谁,谁应谁心虚。”
人群里几个人因此吵起来,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压下这些没意义的争吵:“我问过校长,人家才给了200块。200块能买到这么多东西吗?还不是外头的好心人自己贴钱买的?人家愿意这么贴钱,咱们也不能让人寒心。”
说着他扫视了人群里几个心虚的:“别的我不管,但这些东西,该谁的就是谁的。咱梅山的孩子,得体体面面的去镇上上学。”
那被重点扫视的几人懦懦应是,其他人则继续看着里面。
稍显简陋的梅山小学里,每个孩子都在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们要么吃着糖果,要么玩着新玩具,至少此刻是无忧无虑的。
老师们则围着来送东西的江济堂,热情的邀请他吃饭。
他们凑的200元绝对买不到这些东西,连那个放满铅笔的笔袋子都买不到,但要说补上钱款,又实在拿不出来。
之前凑了这点,都被家人好生埋怨,再拿钱出来,只怕要吵一架。
所以大家只好捂着发疼的良心,请江济堂吃一顿作为感谢。
“不了不了,我还得赶紧回去,还有别的事呢。”江济堂不准备留下打扰老师和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我们村种了些橘子,这会儿有一批早熟的果子正好能吃了……”
“谢谢各位的好意,不过我真的该走了。”
江济堂启动汽车发动机,在老师和学生的注视下缓缓离开学校,开出村子,开向通往小镇的唯一一条泥巴路。
小路刚泡过雨水,车开过,留下几道宽宽的车辙,一直到石桥处才消失。
“奇怪,石桥只有两米宽,走不了卡车,这车是从哪儿来的?”
“谁知道呢?可能是天上来的。”
梅山小学的任务完成,江济堂给自己点了一杯超大杯的波波奶茶作为奖励。之后夏姐来电,说找到人了,一位三甲医院的专家愿意接手假肢定制的事,最快三天能弄好。
他和那位专家联系上,确定了假肢的选择方案。
下午的时候他收到了网上订购的画材,走的是特快,所以一天就到了。
而到了傍晚,他开着越野车去拿书桌和书架。
东西是好东西,书架也是正品图书馆用的钢制书架,还带金属拉门。就是得自己带着工具上门拆,拆成一个个板子放进越野车,再回来重新组装。
这一组装就组装到晚上,他看着已经漆黑的天空:“奇怪,都这个点了,江女士怎么还没回家?”
她要是有事不回来吃饭,一般也会提前说一声。
正想着,门开了,江素锦一瘸一拐走进来。
“妈妈,你怎么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家大楼的广告招牌忽然就掉了,那还是全钢加玻璃的。”她心有余悸,“还好我当时鞋带散了系鞋带,不然……现在就是被碎玻璃擦到一点,已经去医院处理过了,没什么事。”
江济堂吃了一惊,他下意识看向江素锦身上的‘平安光环’,又暗淡了一些。
原本可以庇护三年的平安光环,在外国就为她挡了一次必死危机,现在又是一次。他抬手为江素锦治疗,心里却在喊系统。
“系统,人为?”
“嗯。”
发现暗杀对他没效果,所以换了他妈妈下手?
他缓缓垂下眼睑,仿佛在认真观察伤口:“怎么不打电话给我,我去接你。”
“又不是大事,别影响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