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央显眼的位置的顾茵茵,她性子素来张扬,未叫婢女传话,直接这么一喊,便给顾夕壮了势。
众人晓得这是顾太师府上的,一时态度变了几分,赵家小厮不发话了,赵乾真的神色也和善了许多,后退一步笑道:“原来是顾小公子,请。”
小少年似乎很赶时间,没心思出风头,只眼盯着那香囊,随意点头说:“我一向尊老,你先吧。”
“……”
赵乾真面色有些不悦,但想着对面这人身份,顾家人也在底下看上,到底是没有吭声。
台上有出题人,这一轮出题者出题后,两人各写出上下阕,三题过后,谁的阙词更好,胜得更多,便得了第一。
顾夕听了题目,几乎是想也不想,提笔就行云流水在纸上写了开来。
赵乾真一边研思,一边朝顾夕那边时不时看去两眼,见这小子如此随意,心中便全然放下心来。
这一轮只需两胜便会稳拿头筹,他心中已经开始想着待第三题时去放一些水,让这顾小公子也赢一回,也好卖顾家一个面子。
可未曾想,他如此运筹帷幄,将自己的阙词递了上去,几位先生轮流翻阅后,经与顾夕早早上交的一比较后,第一题,胜的竟是顾夕。
这可让赵乾真抹了把汗,他只当是凑巧,第二题便卯足了心思,再也不敢有半点分心。
这一回他早早便交了,几位先生看过后赞不绝口,只待顾夕来比,可那顾小公子却是纹丝不动。
为首的先生道:“小公子这一题还未作完么?”
“作不出来。”顾夕看上去却是毫不掩饰,盯着纸上的题目二字,闷声道:“这题不会。”
那先生眉至川字:“不会?第一道‘爱众’,本不该是以你之年岁可思考,可你却作得如此之好;第二题‘论孝’,乃天下所有凡人皆可一谈之文,如此简易,缘何又不会了?”
顾夕不知道在想什么,老半天才有些不高兴道:“我说了不会便是不会了,什么礼仪道德也并非人人皆懂罢?再者,”说完又似乎觉得自己不该发脾气,只顿了顿,声音稍低了低:“反正是我学艺不精,‘论孝’,我论不出来,这一题我不写。”
在场人只云里雾里,多数不知他这为何意,倒是知情人譬如顾隽他们神色有些担忧,顾夕这厮素来有自己的主意,他嘴上不说像是忘了,实际内心深处耿耿于怀得厉害,也不知为何偏就有这几分固执。
他们担忧顾夕思起悲伤之事,却不想这少年很快又恢复了神色,摆了摆手道:“反正不会就是不会,这题我输了,可以过了罢?下题我不会输的,先生有这时间还是快出题罢!漂亮娘子还等着我的香囊呢!”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诧异地朝周围看去,不知这所谓的“漂亮娘子”为谁人。
李秀色只得抬手遮在自己脸旁,尴尬默念没人注意到她。
场上题目至了第三道,两方已经作好上交,依旧是赵乾真先交,好评连连,而顾夕过了好一会才将纸递上去。
几位先生轮番看后,先是眉头轻皱,随后竟是愈发舒展。
“第二题题眼是‘君子’,顾小公子这最后一副阕词……用的是,前朝江夫子大师的典故?”
“是。”顾夕晃了下笔尖:“江固伦夫子文大雅、政大通、行大智,一生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却不为名为利,只为兑现旧友承诺,实现心中高义,乃当之无愧的世上君子。”
“好!”为首的先生赞道:“能想到以江大师为阕,不错。你小小年纪,能作得如此好词,至心至情,词雅句精,若是以后再加求学精炼,学问上必有一番作为。”又有些好奇道:“知晓江夫子大师的人并不多,敢问小公子平日里以谁人为师?在哪方学堂?”
“我……”小少年被夸,原本得意洋洋,但似是想到什么,神色稍稍一黯,但很快又亮起来,笑道:“我师傅不见人,我也不过是拿他的一些著书习得了几分皮毛。几位只需知晓,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先生捋着胡须,笑意吟吟,不再问了。
顾夕只急着道:“那我可算赢了?那香囊该归我了?”
几个先生比较了一番,有投给赵公子的,也有投给顾隽的,最后一合算,还是顾隽胜了一分。
“是。这小囊,便是顾公子的了。”
赵乾真的脸色眼下早已变成了铁青色,这一轮比试着实让他跌完了脸面,连带着台下的李秀衣神色也难看了起来。
台下掌声雷动,顾夕却只在意那枚香囊。文会被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子赢了,在场众人好奇心更盛,眼巴巴看着他拿了奖励下台,猜测他会送给哪位俏丽的小娘子。
却见他拿了香囊后,直奔最末处的广陵王世子那一桌,而后将手上物什朝一处递了过去:“瞧,轻而易举就拿来了,给你。”
场内一时议论纷纷,李秀色被这么多双眼睛注视,只得慢慢把遮挡的手放下来。这一切发生得太快,顾夕赢得也实属让人意外,她根本来不及反应,只干笑了一声:“好、好……谢谢。”
她将香囊攥进手里,喜欢是喜欢得紧,但是这会儿没空欣赏,只看着顾夕那小子从容地又跃回了自己位置上,小声道:“你怎么突然便上去了?”
“我见你老盯着这东西看,便想着先上去拿回来再说。”少年心性,想着第一时间便会被夸奖,于是眼下语气难免有些失望:“难道你不喜欢?”
“喜欢是喜欢……但……”李秀色说到一半,想了想,还是只道:“谢谢你啊,顾夕。这个香囊,我特别喜欢的。”
“你喜欢就好啦,”顾夕这才懒洋洋朝嘴里扔了粒花生:“不枉我上去那一回,连个椅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