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船,所有人都有位置。”

  胡三站在船舷上,高声喊着,两旁的士兵,也维持着上船的秩序。

  长长的队伍里,男男女女都有。所有排队的人,无不是衣着褴褛,瘦骨伶仃的模样。

  所有上船的人,都分得一碗稀粥。腾腾的热气,让排队的人,更加眼馋。

  要不是有侍卫把守,这些人恐怕早就一拥而上了。

  “苏公子,你家主人真是心善呀,这些无处可去的流民,总算可以吃口热食了。”

  码头一座茶楼上,两人靠窗坐着,一人端着茶杯感叹道。

  “这也是许主簿心善,要不是主簿大人说动太守,允许在下在城外宣传,这些流民怕是仍旧露宿在外。”

  苏浮生说着,放下茶杯向对面的人拱手道:“这都是太守大人和主簿你一心系民,才会帮他们找个去处呀。”

  许主簿闻言,笑了笑,坦然接下了这句奉承。

  日前苏浮生再次来到泉州,就发现这里的流民又多了许多。

  按照郁宁的吩咐,这次他没有再去城西人贩子那里买人,而是选择用招工的方式找人。

  可是这些流民应聘的时候,答应的好好的,等到约定集合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

  苏浮生派人潜入难民营中打听后,才得知有人故意在难民中宣播不好的消息。

  说他们这些招人的都是骗子,骗过去后都是要把人卖做苦力。还说他们要把人卖到海外,送给蛮夷做地位低贱的奴隶。

  被这些传言所吓,报名的人才不敢来上岗。

  苏浮生几经打听,才知道这是城内做人贩子生意的人使的坏。

  后面他经人介绍,搭上了许主簿这条线,借着官府的名义,招工才顺利展开。

  第62章 人口暴增

  “许主簿,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你请收下,以后在泉州,还要有劳你多多照看。”

  苏浮生见到下面的人,差不多都上船了,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递了过去。

  许主簿接过后,打开看了看,脸上露出一闪而逝的贪婪。

  他细细摩挲了片刻,脸上逐渐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哈哈哈,苏*公子客气了。大家都是朋友,以后苏公子的事就是许某的事,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我就是。”

  说完,又要招呼苏浮生去自己府上再聚,苏浮生见推脱不过,只得将码头上的事交给一起出来的谢维处理,跟着进了城。

  第二日一大早,泉州码头两艘海船扬帆起航。

  码头上围观的人,久久不散。

  此次苏浮生招去的人里,不仅有难民,还有泉州附近家境困难的百姓。

  这些人大多是些青年劳壮力,他们的家属前来相送,看着亲人远去,自然流连忘返。

  难民无家可归,倒是大多数都是举家报名前往,虽无人相送,此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忐忑。

  “苏大人,已经统计完了,此次一共招了五千三百二十四人,这是人员名册。”

  谢维站在苏浮生旁边,为了多装些人,所有的船舱都腾了出来,现在两人只有站在甲板上议事。

  为防意外,招揽来的难民,都住在船舱内,有士兵巡逻值守,甲板上此时倒是清净。

  苏浮生昨夜同许主簿回去后,又被拉着喝酒饮宴一场,此时头还有些痛。

  他靠着墙,左手揉着太阳穴,右手接过谢维手中的名册,细细看了起来。

  “所有的人都登记上去了?”

  “是,所有上船的人都按照你的要求,将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和是否识字、特长等登记入册了,”

  谢维见对方面色难看,不由加了一句,“苏大人要不要去休息一下,船长那里还有个空位。”

  苏浮生摇摇头,继续翻览手中的名册。

  “不碍事,我缓缓就好了。这册子你拿下去,再每个人对一遍,在上岛前确认无误。”

  “是!”

  谢维应了声,却没有立即离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苏大人,我们这次招这么多人回去,岛上的粮食会不会不够呀?”

  上次买粮就是谢维跟着廖蓉蓉一起去的,岛上总的有多少粮,他自然清楚。

  一共一万石的粮食,岛上原本的七百人加上这五千多人,恐怕吃不过两个月,就要见光。

  苏浮生也知道岛上的粮食情况,可是出岛前郁宁也特意叮嘱过他,只要招的人不超过一万,她就能想办法养活。

  现在岛上差的不是粮食,差的是人。

  有了人,工坊、矿产的活才有人做,城外的地,才有人开荒。

  只有人多了,城内运转起来了,才能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粮。

  苏浮生跟郁宁的观点一致,此次出来也是想尽办法的多招人。

  对于谢维的担忧,他一两句也解释不清,只能简单的安抚两句。

  谢维听了,知道公主早有计划,也不再操心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