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怕最多也就能换个几千上万两。”

  “万把两,现在物价跌的这么严重了吗?”

  郁宁这几个月都没有出滢炆岛,倒是不知道岛外的变化。

  “是的公主,今年北边战乱,南边又出现了洪涝,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东西卖不卖得出去不说,粮食也涨价严重。”

  说着,苏浮生悲叹一声,无奈道:“现在泉州城的粮食已经涨到八贯钱一石了”。

  “八贯!”

  郁宁心惊,这个价格实在是太离谱了。

  现在岛上将近七百人,每月用粮七百石。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再开始种粮肯定来不及了。

  熬到明年开春,播种收割,怎么也得备上半年的粮食。

  按照泉州城的物价,光是买粮食的钱,都要三万多两白银。

  这样下去,肯定熬不到那个时候的。

  “要不,我们换个地方去买粮食吧!”

  “换个地方?”

  苏浮生闻言有些惊讶,他面色为难道:“可是,离滢炆岛最近的州府就是泉州城。其他地方路途遥远不说,粮食价格恐怕也并不会便宜多少呀!”

  郁宁闻言摇了摇头,唇角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我们也不去大禹其他城市买,我们去南边的滨理。”

  “滨理?”

  见到郁宁点头,苏浮生沉思起来。

  滨理这个地方,中原人士熟悉的不多。苏浮生见多识广,倒是在书上看到过。在叶家楼船的那些日子,也听叶泽远提起过。

  他知道这个地方离滢炆岛很近,物产也颇为富饶。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那边人生地不熟,恐怕也会有些麻烦之处。”

  苏浮生认真思考过后,还是有些顾虑。

  郁宁闻言笑了笑,安抚道:“这个苏大人不必担心,我们这可还有个专业的人呢。”

  话音落下,廖蓉蓉走了进来。

  郁宁看到她,立马站起身相迎。

  “蓉蓉你来了,正好今日有件要紧事,要交给你去做。”

  说道赚钱的时候,郁宁就想到了廖蓉蓉,特意让人将她叫了过来。

  “公主、苏大人”,廖蓉蓉对着屋中两人拱了拱手,才接着郁宁的话道:“公主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

  弄完修码头的事后,廖蓉蓉最近无所事事,正闲得发慌。听到郁宁的话,倒是来了兴趣。

  “我记得你说你以前去过滨理?”

  见到廖蓉蓉点头,郁宁才将刚才自己与苏浮生讨论的,计划去滨理买粮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滨州的粮食,可以一年三熟,价格确实比大禹这边便宜很多。那边对大禹的瓷器、丝绸更喜欢,我们可以带些东西过去卖了,再换成粮食回来。要是有剩余,还可以运到泉州去卖了。”

  廖蓉蓉不愧是商人,想法比常人更加灵活,立刻想到这其中的赚钱法子。

  这思路与郁宁原本打算的,不谋而合,她当即拍板,决定由廖蓉蓉带着这批宝物南下,换取粮食回来。

  “属下定然,不辱使命!”

  廖蓉蓉听到郁宁的命令,慎重地躬身承诺。

  第一次出海,保险起见,郁宁只派了一只海船。

  为了保证海船的安危,她还将谢维和新训练出来的五十名士兵,一起派了出去。

  这些士兵,每人装备一套弓箭、一把长刀,给船上提供了最大的武器供应。

  船上除了士兵,还有五十多名水手。加上力工,一共一百五十多人。

  十一月初五,郁宁带着人,在码头对船上的人举行了送行仪式。

  看着船只渐渐消失在海平线,郁宁才转身往回走。

  这段时间码头到清宁城的路,已经开始修缮。按照郁宁的要求,这条路均宽两丈,路面全由水泥铺到而成。

  现在走起来,总算不用弄得满身泥泞。

  不过,郁宁还是有些不满意。

  徒步前行,终究还是有些辛苦。要是后面码头上的货物多了,也不能全都靠人力搬抬呀。

  “苏大人,你前面几次去泉州城,可有了解过泉州是否有马匹骡子什么的卖?”

  郁宁边走,边问起了一同来送行的苏浮生。

  苏浮生闻言,又看了看郁宁走得满头大汗的样子,由己推人,瞬间明白了郁宁这个问题的用意。

  “公主想买些运力的牲畜?”

  郁宁坦然的点了点头,“清宁城越来越大,码头也逐渐使用起来,我们也得改进我们的生产模式了。”

  说道这里,郁宁想到今后的规划,补充了一句。

  “牛羊、鸡鸭等牲畜也得买一些,后面人越来越多,我们总不能一直靠在岛外买东西过活。还有原本规划的,清宁城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