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然要拿去用,就帮着我看看,这东西能不能也一并做出来吧!”

  郁宁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张纸。

  王桓看着熟悉的纸张,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郁宁。

  他记得上次郁宁让他制作蔗糖时,给他的图纸就是这种,还有上上次制作花露水也是。

  “公主,这又是什么好东西?”

  王桓满脸苦笑,他倒也不是讨厌研究这些,不过比起躺在家里看医书,这些总是显得不够吸引人了。

  “你见过道士炼丹吗?”

  郁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大禹皇帝求道之风盛行,道观在民间也很受欢迎,王桓自然是见过的。

  他点了点头,还加了一句:“我还曾偷偷跟着青木观的道士学过呢!”

  不过后面,被他爹给发现后,痛打一顿,没敢再练了。

  后面一句话,王桓吞在了口中,没有说出来。

  郁宁没有在意,听到王桓学过炼丹,更感兴趣了几分,问到:“那你见过炼丹失败时炸炉的情形吗?”

  王桓点头。

  郁宁接着道:“我要的就是比炸炉威力,还要大十倍百倍的东西!”

  王桓的眼睛瞪得溜圆,不敢想象那样的大威力,会是怎么样的东西。

  “这张图纸你可以拿回去看看,如果有兴趣你再来找我。”

  郁宁说完,将图纸放到王桓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个东西制作极其危险,你要仔细考虑一下,不要勉强,不行我就再另外找人来做,你注意图纸不要泄露出去就行。”

  王桓虽然是郁宁最信任的人之一,但是制作火药确实太过危险,她也没有把握能够一定成功,所以对王桓没有强求。

  王桓知道郁宁的性子,这种话并不是客套,定然是真的有危险她才会这样说。

  他点了点头,难得地严肃道:“我会认真思考以后再决定的。”

  火药之事不急于一时,郁宁回去后,就将之先放在了一旁。

  年前滢炆岛在岛东和岛南建立的两座城池,已经基本竣工。

  如今就等到城池挂牌之后,就可以安排人入住了。

  郁宁准备将此次随着翠屏迁来滢炆岛的人,都安排到新城中去。

  月底的大会上,讨论完前面的事情,就说起了新城的事。

  “大家觉得岛东和岛南的两座城池,叫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

  郁宁再次提起,这个讨论了几次的问题。

  众人闻言,再次热烈地讨论起来。

  有人觉得名字通俗易懂就好,直接叫东城、南城就行。

  有人觉得这关系着滢炆岛的颜面,必须要取个文雅点的名字。

  郁宁见众人议论纷纷,说不出个结果,直接道:“好了,名字不过是个代号,大家不用再争论了,我看就叫绍南和长东吧!”

  大家见郁宁都下了结论,也不再纠结。

  况且这两个名字又好记又不算粗俗,大家也没有多少意见。

  “苏大人,你回头就让人将城门牌匾制好,定要赶在隔日的开城仪式之前。”

  苏浮生应是后,郁宁才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

  “开城仪式之后,就要安排百姓入住新城,这两城的管理人员,还没有定下来,大家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这是大事,众人都认真的思考起来。

  郁宁见众人沉思的样子,转头问云姑姑道:“吏部这边可有优秀的人选推荐?”

  云姑姑早有准备,闻言倒是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份名单。

  “这是属下从上一年表现优异的官员中选取的,公主可以过目。”

  刑悠上前去接过来,递给郁宁。

  郁宁打开,上面共推荐了五个人。

  其中有三个人,都是郁宁比较熟悉的。

  第一个就是在谢芳芝手下,做学院教师,顺带管理印刷坊和阅书阁的陶熹。

  如今印刷坊的工作基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流程,后面书籍的印刷,只需要按部就班操作就可以了,管理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阅书阁如今大多还是岛上的学子,闲时查阅书籍比较多。

  里面的藏书,很多都是郁宁从系统里面兑换后,让人重新印刷的。

  大禹本地的书,虽也有一些,但是占比较少。

  总的藏书量,这两年一直在增加,不过还是不算多。

  再则,如今滢炆岛上,真正的读书人,毕竟还少,所以阅书阁的事务,并不算多。

  郁宁想着,陶熹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第二人,是如今跟着廖蓉蓉从事商贸采购的黄月。

  黄月年纪不大,不过二十四五岁,办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