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两军交战之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军营。

  这个消息,让原本就犹豫的贺城顿时又更加犹豫不决。

  他原本是闫兆顺的心腹,从来没有过造反之心,只是闫隽和闫兆顺接连去世,军中人心不稳,他也渐渐动摇起来。

  不过,邓先生的离开,给了他一记提醒。

  如今齐国掌政之人是宁王,这位能够以女子之身,统领两国的人,连邓先生都不愿意再与她为敌!

  自己要是真的在这个时候谋反,能够讨到好处吗?

  想到这里,贺城顿时决定自己应该再观望观望。

  他刚做下这个决定,第二日就接到杭州府传出的旨意。

  宁王殿下担忧前线战事,特意从宁国国内调遣十五万士兵,入驻荄州。

  如今宁国的军队,已经快进入荄州府的领地了!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贺城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他连连抚胸,才勉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感叹自己幸好没有冒然举兵。

  第143章 流言

  “什么?宁王派了十五万宁国兵马去前线?”

  崔仪将贺将军的回信,给与他一起免官在家的同僚看了之后,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议论。

  原本他们罢朝后,被宁王免职,除了被当众收走官服有些耻辱外,并不很是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大多数人,都在等着前线的回信,他们并不相信那些手握兵权的武夫,也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宁王这个女人之下。

  只要国内有人作乱,他们就可以趁势夺权,到时候宁王殿下说不定还要亲自上门,将他们请回去呢!

  谁知,等来等去,没有等到宁王恢复他们官职的旨意,倒是等到了前线军队臣服于宁王的消息。

  就连领军大将贺城,都不愿意再与宁王为敌,那还有谁能同宁王做对。

  “丞相大人,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有人已经开始担心起来,要是自己真的就此失掉官职,岂不是得不偿失。

  其余人也纷纷向首座的崔仪看去。

  崔仪看着众人的神色,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这些人如今恐怕都要开始怨恨自己了,不说他们,崔仪自己都觉得自己前面的决定,太过草率了一些。

  宁王殿下的手段,确实不能小瞧。

  如今他们已失先机,只能再另找下手的机会了。

  “丞相大人?”

  看到崔仪一直没有说话,有人不由得小声提醒了一句。

  崔仪闻言,回过神来,脸上再次恢复了镇定自如的神色。

  他看着底下的人,抚须道:“宁王殿下能够如此快用武力镇压下前线的军队,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宁王不愧有果决刚毅之名。”

  众人听他居然夸起了郁宁来,更是面露不解。

  有人甚至在想,崔仪是不是要同宁王示好,想要投效宁王。

  崔仪此时却话锋一转,摇头道:“不过,治理国家,却并不是靠武力就能行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是得不到民意,那么就算是宁王有十万、二十万兵马又如何?这齐国的天下,终究她还是坐不住。”

  众人听着,都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不由边听边点头。

  崔仪说完之后,看着陷入思索中的人,笑着感叹道:“听说,如今我齐国国内的百姓,对宁王并不十分满意?”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崔仪的意思,一时间不由纷纷叫好。

  崔仪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与众人商量起了,这个计划的细节。

  第二日,杭州城中最大的酒楼——醉仙居内。

  小二像往日一样,笑着迎来送往。

  酒楼大堂还未到午时,就已经坐满了客人。

  大堂中间有一桌,坐着一群衣着不俗的书生,正在饮着酒谈天论地,那意气张扬的样子,很是吸引人的目光。

  不知什么时候,一桌人的话题转移到了宁王身上。

  “听说宁王殿下,要在齐国施行宁国的政策,所有百姓的土地,都要被官府收走了!”

  桌上一个中年人与同桌的好友议论着,但是声音并没有刻意压低,话一出,立刻吸引了周围好些人的注意力。

  同桌的人看到有人看过来,不仅不劝,反而提高声音,夸张的哀叹道:“啊,那可就完了,我家里全靠着几百亩地收租呢?这要是都收了回去,我们靠什么吃饭呢?”

  中年人听到同伴的回答,又假装悄声道:

  “岂止呀,听闻宁王殿下心狠手辣,前些年被宁国占领的那些海外小国,国内的人,都被赶去做矿奴了呢,一辈子见不得天日,过得那才叫个生不如死哟!”

  “嘶——!”

  周边偷听得入神的人,听完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中年人见效果达到,眼中笑意更甚,又胡乱言语了一些,才和同伴相携而去。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