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个人都自闭了。

  他接受不了自己是最差的那个人的事实。

  贺文嘉性子好,冲着孙允是孙家人,贺文嘉对孙允十分客气,还说傍晚等天儿不热时带他去南溪县逛逛。

  孙允语气生硬地拒了,一点不给面子。

  贺文嘉摸不着头脑,这人生气没个预兆,没头没脑的。

  王苍一眼看穿孙允的性子,他嘴角不经意地勾出个冷淡的笑。

  王苍道:“人家有人家的安排,你不必管他。”

  贺文嘉一拍脑袋:“管他生不生气呢,好久没见到渔娘了,咱们去梅家瞧瞧,渔娘肯定给咱们带礼物了。”

  去梅家吗?

  “王苍,愣着干什么,走呀!”

  王苍犹豫了一瞬,主动快步跟上贺文嘉。

  “渔娘,我和王苍看你来了!”贺文嘉才到梅家西跨院门口就吆喝起来。

  渔娘在书楼里审她的书稿,听到贺文嘉的声音,扭头笑着跟阿青说:“看我是假的,肯定是来找我要东西的。”

  屋里伺候的丫头们都笑了起来。

  第45章 算计不得

  贺文嘉许久未到梅家书楼来了,一进门他就看到一楼的书架上多了不少书,贺文嘉惊喜道:“渔娘,左边这一架子书都是你从江南买回来的?”

  “嗯,走了好多地方,花了许多银子才买来的书。”渔娘从二楼下来,语气略有几分开心。

  其实,除了花银子外,她书单中另有几本想买的书外头没有卖的,还是她先生托了关系帮她从别家书柜里求来的抄写本。

  那几本书她很喜欢,特意摆在二楼,一楼放的都是些她不着急看的书。

  贺文嘉激动地从架子上拿了一本书,一边翻一边道:“上月许先生想来你家拜访,瞧瞧你家的藏书楼,可惜你们没在,就没成行。如今你回来了,又买来这许多新书,下月我请许先生再来。”

  “那个叫许耕的?”

  “就是他,在府学里许先生对我不错。”

  贺文嘉突然叫起来:“哎呀,王苍,你快来瞧瞧,这本《南土书辞》,是不是韩先生前些日子说的那本书?”

  王苍走过去瞧了两眼,点头道:“正是这本,跟韩先生手里的那本书一模一样。”

  渔娘瞥了眼书皮:“哦,这本书原不在我的书单里,去金华府游玩时路过东山书院外的书铺,听说这本书是东山书院里一位姓李的大儒所写,我就买了一本。”

  贺文嘉艳羡不已:“真好,你们居然去东山书院了,可见到我哥嫂了?”

  “没见到,我们去金华府是买火腿去了,只是从东山书院外路过。那时你哥在书院读书,又不好叫人进去问。”

  “唉,早知道你们要去东山书院,该把我大哥大嫂租住的地方告诉你们的。”

  王苍问渔娘:“你看东山书院如何?”

  东山书院如何?渔娘没进去过,也不知道里头如何,书院外头嘛……

  “东山书院外是一片繁华地,茶楼酒肆林立,锦缎铺金银铺子也不少,街上来往之人穿着也甚为光彩。”

  “总之,东山书院一看就是有钱人才去的地界儿,跟你们叙州府府学外头朴实无华的景象大不一样。”

  “官宦世家公子读书的书院,自然跟普通府学不同。”

  渔娘见王苍若有所思,就道:“我记得这一两年中,每回贺大哥过年回来你都会去找贺大哥说说话,难道你也想去东山书院?”

  王苍淡淡一笑:“动过这个心思,现在还说不准。”

  贺文嘉:“其实我觉得你不去东山书院,也可以去其他书院瞧瞧。”

  贺文嘉一直知道王苍有这个心思,开始说打算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犹豫起来,就没再提了。

  渔娘不懂:“为什么这么说?叙州府府学是剑南道最好的府学了,有必要去其他书院吗?”

  况且,明年就是乡试之年,何必再折腾去其他书院?

  贺文嘉摇摇头:“也不能这样说,今年开年到现在,每回考试王苍都是头名,府学里的先生教不了他什么,他在府学读书,跟自己在家读书没多大区别。既然这样,不如去其他更好的书院瞧瞧,就算对读书没帮助,多结识些人脉总是好事吧。”

  王苍考科举当官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们这样的人家,钱财上不缺,缺的是官场上的人脉。

  同乡同窗同年,这’三同’除了同年之外,同乡和同窗都需要花工夫去结交。

  听贺文嘉这般说,渔娘也觉得王苍可以去其他书院读一年,反正在府学待着好处有限。

  王苍没有说去,也没有说不去,他笑道:“府学里的先生们各有所长,比如许先生,他虽教的是算学,但他在种地民事上的能耐更好,我若是能跟许先生习得一二,也是收获。”

  贺文嘉觉得王苍这话说得挺没意思,转头问渔娘:“你给我们带的礼物呢?拿出来瞧瞧。”

  “哪有人自己开口要礼物的?”

  “不管,我就要亲自来要,你给不给吧。”

  “你是祖宗,你既要,那就都给你,礼物在耳房里,你自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