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急,等傍晚咱们家老爷家来时,您再来。要么小的帮您把点心送去主院给夫人。”
可……他的点心不是给林婶婶的。
门房管事笑盈盈地看着他,贺文嘉不好开口,只好把点心交给门房:“我明儿再来。”
门房心想,明儿再来您也进不了门,明儿下午,您就该去府学读书了。
傍晚,贺宁远家来,听说儿子在梅家吃了闭门羹,夫妻俩躲在屋里说这事。
“我说吧,你刺激二郎一回,二郎办事没个遮拦叫梅家察觉到了,如今连门都进不了。”
“进不了门才好,两个孩子大了,本不该随意见面。”
阮氏觉得如今也该是时候点破,叫二郎自己想想,他对渔娘的看重究竟是出自什么。
贺文嘉在想的时候,渔娘也在想,贺文嘉突然找她说孙允不好,究竟是孩子气的排挤,还是因为其他。
隔日下午,贺文嘉要去叙州府,走前看了眼梅家大门,梅长湖刚好从屋里出来,贺文嘉赶紧上前问好:“见过梅叔。”
梅长湖斜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走了。
王苍:“你得罪梅叔了?”
贺文嘉叹气,抓耳挠腮:“不算得罪梅叔吧,是梅叔突然看我不顺眼了,还有林婶也看我不顺眼,都不许我进门了。”
王苍看他的眼神一下变了,连门都不许进,都这样了还说没得罪?
渔娘的事叫贺文嘉张不开口来,孙允的事叫他娘说破后,他仿佛一夜之间脑子里长了一根筋出来,下意识觉得有些话不该跟王苍说。
“来不及了,先走吧,等下旬回来再说吧。”
“下旬你还回来?”
贺文嘉何止下旬想回来,要不是怕他爹揍他,他都想叫贺升替他去府学请假,这几日不去读书了。
离开南溪县,贺文嘉脑子恢复了正常:“你刚才去先生那儿问功课吗?”
“不是,我去找先生问东山书院的事。”
东山书院不是随便一个学子都能考的,当初贺文茂想考东山书院,找县令写了推荐信,王苍若是想去,也需要一个官员给他写信推荐,他为这事去找先生。
“奇了,前几日你都没说要去东山书院,怎么回家两日就决定要去了?”
“没什么缘由,想去就去了。”
“准备什么时候走?”
“准备在府学读到七月底,八月出发去东山书院。”
贺文嘉也不多问,笑道:“去了也挺好,提前祝你一路顺风,学业顺利,官运亨通。”
“多谢!”
王苍的目光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流,他的前程也会如此这般,一刻不歇地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文嘉望着江水只剩下叹气了,不知道给渔娘写信成不成?
“你为何叹气?”
贺文嘉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叹气,他叹气也不是因为不高兴,很难讲。
王苍好一会儿没眨眼,他看着贺文嘉,好似明白了什么。
第47章 江湖浪人重出江湖……
今年的天气格外炎热,这才五月就热得人不想出门。
按照以往,本该是六月才是晒书的好时候,渔娘这几日得闲,又碰上好天气,就把家中奴仆都叫来,叫阿青带着人把书楼里的书搬出来晾晒。
渔娘十岁那年爹娘给她建得书楼,五六年过去,书楼里藏书已超过五千册。晒书这一日,梅家各处院子里都摆满了书,贺宁远孙浔等人都来瞧。
贺宁远赞叹:“这书楼建起来统共也就这么几年,没想到竟藏了这么多书了。”
孙浔不嫌晒得慌,背着手在书架间慢慢走着,笑道:“虽才五六年,渔娘为了找书没少费心思。”
舍得银子又舍得花功夫,四书五经工农医教等,她都是顺着朝代,再扒拉着流派家传,一本一本找过去,不知不觉就藏了这么多书了。
“还得说梅兄心疼闺女,在南溪县开着书铺书没卖多少,倒是往回买了不少书。”
渔娘费心思列书单,梅长湖这个当爹的肯托人托关系帮着找书也难得。
“贺兄客气啦,你家的藏书肯定也不少。”这些书都有梅长湖的功劳,梅长湖说起话来,语气颇为自得。
“比不了哦,比不了。”
林氏、阮氏、于氏三人受不了晒,在花厅里喝茶,花厅的门窗敞开,风吹过时,仿佛都带着书香。
阮氏笑道:“人都说,藏金藏银不如藏书万卷,待渔娘的藏书破万卷了,州府里的读书人若是得知,只怕千里迢迢也想来看看。”
于氏却说:“不用等将来,如今梅家书楼在叙州府里就有些名声了。”
他们夫妻在南溪县居住多年,以文会友也认识了许多人,偶尔家中会收到好友来信,问梅家书楼里藏着些什么书。
林氏笑了笑:“藏书多自然是好事,不过想到以后要把这些书装箱给渔娘带走,我和她爹就发愁。”
“怎的?你们愿意把这些书给渔娘做嫁妆?”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