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梅七了。

  梅七在族中也算有人望,要不是他祖父如今还占着族老的位置,他肯定能当上族老。

  顾不得身上疼痛,梅长同下午就去拜访族老和各房的话事人,最后才去老族长家,提出请梅七帮着照看族里。

  “你自己不回来?”

  梅长同苦笑:“老族长,淮安还有一堆事儿等着我办,回来不了。”

  “桃源那块地你怎么想的?”

  “长湖早前就说过我了,桃源的地我哪里敢伸手。咱们梅家懂规矩的,就算哪一日朝廷丈量田亩到梅家村了,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咱们不瞒报。”

  老族长听到这话勉强满意:“梅长同,你如今既是梅家族长,我不盼着你像你祖父一般聪慧果断,可族里的事,你不可放松。”

  “你须知,一个家族就像一棵树,外面的风雨不怕,就怕树里头长虫子,任其蛀空了树干,整个家族也就完了。”

  梅长同低头认错:“我都记下了。”

  晚上,梅长同和梅平江两人到家中来,梅长湖问梅长同身上如何。

  “多谢你家的药,身上虽还疼,也受得住。”梅长同扶着椅背缓缓坐下。

  三人坐下说事,童氏、连氏随后也来了,林氏带着闺女招待他们。

  童氏面露愁容:“在淮安府我整日忙碌,还以为自己做得不错,没想到族中的事闹到这般地步,我竟然不知。”

  童氏早前就知道族中有人闹着分族产,以为是几个不懂事的小辈胡闹,没想到梅平业他们竟敢里外勾结。

  “事情都处理好了,堂嫂别往心里去。”

  “唉,当家主母难做啊。”

  林氏给童氏倒茶,又安慰了几句,这才问起苏家的事:“那日宴会如何了?”

  连氏嘴角有点笑容:“当日来了许多青年才俊,苏家的宴会办得不错。”

  听到叔祖母这般说,渔娘来了精神,看来那日在宴会上碰到合适的女婿了?

  林氏:“给家里两个小娘子选好了?”

  连氏嗯了声:“薇娘说的是从五品副千户齐雷,贞娘说的是咱们安东县县丞家的二郎付寻。”

  “齐雷出身寒微,却知道请先生教他读书,人也是个上进的,说他能文能武一点都不为过。薇娘能和齐雷结成姻缘,多亏了林家。”连氏对此非常感谢。

  林氏笑道:“薇娘这孩子哪里都好,齐雷能应下这门亲事,肯定也是欢喜薇娘的。”

  童氏笑着附和:“可不是嘛,说亲的媒婆都说了,齐家的老太太夸我们薇娘长得好,性子也好,一看就是当家主母的料,是他们齐家想都不敢想的好亲事。”

  “听堂嫂这般说,这齐家老太太是个心里有数的人,待薇娘嫁过去,日子定然也不难过。”

  连氏含笑点头,她也这般认为。

  贞娘嘛,贞娘虽是庶女,但教养上不差薇娘什么,她嫁到付家,就在安东县内,靠着梅家也能过上好日子,连氏对这门亲就更满意了。

  除了薇娘和贞娘,梅家还有几个郎君和小娘子也将要定下婚事,苏家这场宴会,促成了不少姻缘。

  林氏笑着看了女儿一眼:“好事呀,希望以后渔娘的婚事也能顺顺利利的。”

  “渔娘这般好的小娘子,肯定不会有什么岔子,你别多想。”

  连氏还能顺着林氏的话劝一劝她,童氏因陈家的事不好开口,就端起茶杯喝茶。

  “祭祖已经完成,你们什么时候家去?”

  “后日吧,初六去孙家接渔娘的师父师娘,在孙家耽误一两日,最迟初十就要回去了,家中还有铺子书坊要看着。”

  是了,家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

  连氏要嫁两个女儿,连氏要在淮安留到秋天,梅平江要回县学教书,后日初六也要离开。

  童氏十分诚心道:“弟妹,渔娘既然叫我一声婶娘,我并未生出拿她婚事算计的意思,之前的许多事,你和长湖别放在心里。”

  “堂嫂严重了,你的意思我明白。”

  连氏笑道:“咱们虽分宗,到底血脉相连,你们妯娌俩就都别多心了。”

  是呀,吵归吵闹归闹,面对外人时,他们还是一家人。

  大家族么,大抵就是这样。

  第43章 绝好的前程

  安东县孙家聚居的族地较为偏远,且不通水路。

  四月初六,梅长湖安排管事把行李送到船上,一家人轻车简行,初七上午到了孙家村。

  许多天没见到师父师娘了,渔娘进门就给师父师娘行礼:“回来这几日,可都好?”

  “好,都好,你们回家祭祖可顺利?”

  渔娘笑着道:“还算顺利吧。”

  “还算顺利?这到底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于氏没明白。

  渔娘捂嘴笑,除了她爹挨了一顿揍之外,其他都很顺利吧。

  梅长湖和林氏落后几步,梅长湖扶着林氏进门,左右打量一番:“师兄,怎么住到这儿来了?为何不住您家的老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