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3

退,皇后衣不解带日日在皇上跟前伺候。

  皇上病了,公务还得办,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大皇子和皇长孙这几日进了内阁。

  二皇子隐而不发,朝中局势愈发压抑。

  宫中的事渔娘只是隐约听说,她也管不了,她只顾得上眼前的事。

  林氏病了,风寒好几日不见好,夜里突发高热。渔娘见状,天一亮,立刻使人去太学,叫在太学读书的弟弟梅羡林归家尽孝。

  同时,渔娘给大舅舅林家送帖子,大舅舅和几个表哥要忙公务来不了,大舅母和表嫂表弟妹带着家中小辈前来探望。

  大舅母黄氏不怕被传染,亲自到床前探望,她叹道:“妹妹生病还记挂着我们家,真是多谢了。”

  林氏轻咳一声:“大嫂若真要谢我,不如留下多住几日,有娘家人在这里,我心里也舒坦些,说不得病也能快些好。”

  黄氏笑道:“放心,我这个当大嫂的一定好好照顾你,咱们姑嫂难得有空闲碰到,正好一块儿亲香亲香。”

  清明节前一日晚上。

  京城内城外城的城门关闭后,街上突然出现许多兵马,一时间甲胄刀剑相撞的沉闷声,马蹄在宽阔街道上的奔跑声,隐隐的低喊声,叫内城各官宦人家人心惶惶。

  一群肥硕的灰鼠从水沟里顺着墙壁爬上屋檐,小小的老鼠眼里闪过一片火光。

  唧唧!

  大群兵马往皇城去,押后的兵马进城后突然分兵冲向各坊官宦人家,巷子里街道上突然响起哭喊声。

  影影绰绰的火光闪过,鲜血染红了地上湿漉漉的青砖。

  公侯聚集的西泉坊去了许多士兵,可国公府侯爵府的人不是好惹的,纵使家中男丁不在,当家主母坐镇,指挥着家丁护卫,也能杀的那些叛军进不了门。

  叛军?

  呵呵,二皇子可不会认,他明明是清君侧的忠武之军。

  午门洞开!

  太和门大开!

  二皇子昂头阔首骑马冲进太和门,勒着缰绳在太和殿外的广场上纵马狂奔,放声大笑,肆意跑了四五圈才停下。

  二皇子朗声高喊:“父皇,儿子前来拜见!”

  朱红色威严的太和殿的大门缓缓打开,大皇子缓缓从太和殿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到火光照耀之下。

  “父皇正在休息,二弟,有什么话就跟为兄说吧。”

  看到病弱的大哥从太和殿里走出来,二皇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随后他又狠笑一声:“大哥在真好,免得弟弟还要找你去。”

  大皇子微微笑道:“二弟这是知道父皇下旨命我为太子,特意前来拜见?”

  “你为太子?”二皇子指着大皇子狂笑:“父皇选你这个病秧子为太子?”

  大皇子冷声:“孤乃嫡长子,孤为太子,乃是天经地义!尔等还不前来拜见?”

  大皇子话声一落,太和殿两侧小门冲出来两队禁卫军,个个都拉满了弓,只要大皇子一声令下,就能把二皇子射成刺猬。

  大皇子摆出这般架势来,二皇子反而不怕了,二皇子拍掌笑道:“皇后不愧是皇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竟还笼络了这许多人马,不枉费你们母子在宫中这许多年的经营。”

  “不过可惜呀,没用!”

  二皇子眼神好,他看到了禁卫军身上的血迹,他了然笑道:“为了制伏父皇身边的人你也损失不小吧,跟我打,你输定了!”

  兄弟俩都打得清君侧的主意,二皇子指责皇后给父皇下毒,大皇子指责二皇子勾结世家谋反!

  这里没有外人在,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谁赢,谁能控制住宫城,以后谁说的话就是真的。

  史书上都说边疆重镇是百战之地,可若真要细细论起来,因皇权而生,因皇权而亡的宫城,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的百战之地。

  屠戮,砍头,一箭穿心,鲜血淋漓,各为其主,从龙之功,百死无悔。

  太和殿外的每一块青砖都沾上鲜血,兄弟对峙,刀剑相向。

  此时,宫门之外,叛军皆被斩首,该死的人死得透透的,不该死的人,总能撑到京卫司的兵马前来平叛。

  鲜血黏腻,唐绍一脚跨过去,领头的指挥佥事前来禀报:“世家的人都跑了,只有陈方进没走。”

  “都死了谁?”

  “名单还没统计出来,已经知道的,詹事府和常家、萧家、张家几乎全族被屠。”

  詹事府是大皇子的人手,常家是皇后的娘家,萧家是大皇子妃的娘家,张家是皇长孙妻族的娘家。

  “除了这几家,可还有哪几家倒霉了?”

  “除了这几家之外,其他几位皇子的母族也被杀了不少。”

  三皇子的母族是平北侯府,平北侯府跟西泉坊其他几家公爵府联合御敌,没什么损失。其他几位年纪比较小的皇子们,住在其他坊市的母族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不得不说,二皇子下手够狠毒的!

  若不是黄雀在后,皇后和大皇子,肯定斗不过二皇子。

  “带上陈方进,进宫。”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