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照淳于越这个叨叨的程度,何淼觉得陛下能够忍到人生的最后两年才处理他,真的是一个已经非常仁慈的皇帝了。

  幸好自己给场面拉了回来。

  这时李斯笑道:“别看咱们小何先生年纪小,这话说得却是极对的。依我看来,咱大秦统一之后陛下坚持施行郡县制,实在是上上的明智之举。淳于博士,你是在朝为官的,堪称陛下近臣了吧,怎么能在外面说这些蛊惑人心的言语?”

  “咳咳,”蒙毅握拳放在唇边,像是忍不住嗓子干痒的咳嗽了两声,其实是在提醒李斯,你别只顾着踩儒家了,看看这边的新人啊,陛下又用另一个身份交了个朋友。

  而且这个新朋友,似乎有点在野之人对朝廷的反感。你点名淳于博士,不是让人多想吗?

  与此同时,戒备起了张良这个人。

  李斯看了蒙毅一眼,怎么,风寒了?

  蒙毅:---

  难怪大哥和此人关系一般,真心帮忙他总是阴阳怪气的,还总认为他们是幸进之臣。

  张良疑问:“淳于博士,难道是秦始皇为了展示自己善于纳谏封的七十二博士之一?”

  何淼扶额,这哥们真是要找死啊。这句话的意思不就等于,始皇大大他表面装得好其实唯我独尊一点都不善于纳谏?

  张良将他们众人看了一眼:“你们也是朝廷官员?”

  【张良不会因为他们是当官的,要暴起伤人吧。】

  【补药啊,我希望看他们处成朋友再跟彼此掉马。张良前面说的那些话,真的比李斯有水平多了,特别特别希望张良能辅佐始皇大大稳定天下。】

  【我也,虽然淼淼现在只是在咱们国家中古时期的开端,但我非常渴望日后能够跟着他们的视线去巡游四大文明的一天。】

  张良都这么问了,何淼不能说慌啊,便道:“勉强算是吧,但也不过一小吏耳。”

  何淼想赶紧跳过这个话题,“因为是官员,所以说起这个分封与郡县,很好奇你们在野之人有什么看法?”

  黄山道说道:“既然有朝廷官员在场,这些话我等黔首就不便说了。”

  张良虽然一肚子话,也收起了刚才的尖刺,来之前他答应了师父,此行不找任何麻烦。刚才说那些话已经是过了,眼下还是不要再说的好。

  于是张良道:“如大人所说,某一在野小人,实在不敢妄谈国家之大事。”

  【张良你说得谦虚,但你看看你的眼神,那一点是不敢啊,你就是特别看不上。】

  接下来张良的嘴就跟蚌壳似的再也不开了,师徒俩吃碗羊肉羹,起身告辞。

  何淼碗里的羹还没有喝完,伸手道:“相识一场,确定不去我家坐坐?”

  张良回身行礼:“多谢盛情,下次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

  【哈哈哈,下次就是永远没有下一次。】

  何淼眼巴巴的,难道就这么放张良离开?而且那个老头是黄石公,他手里有传说中的太公兵法,这要是能看到原本不知道能给现代带来多大轰动,更说不定他还能用现代的知识换到原本。

  嬴政说道:“若是喜欢此人,把他留下就是。”

  何淼奇怪,怎么留?

  江莼:“这样不好吧。”

  嬴政笑了笑,对何淼道:“淼淼啊,你再来说说郡县制。”

  何淼:?

  没想到陛下还听上瘾了。

  【会说还是咱们淼淼会说。】

  【陛下:会说你就多说点。】

  何淼整理了一下思路:“郡县制使国家的发展进入高速路,能使整个国家机器协调一致的运作。将地方政权纳入中央直接管辖,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一套历经千年都不易的制度。”

  弹幕区网友蹦出来的都是【哈哈哈】。

  【为什么我觉得好熟悉,原来一股历史大题解答风。】

  【不过陛下很满意,嘴角有点点笑意。】

  李斯站在旁边沉默着,有点僵硬,何淼说的特别有道理还好听,这一套说辞比是古非今那一套更能说服人,自己的丞相之位都有点危险啊。

  李斯可不会看不起下层官僚,毕竟他自己当年就是从吕不韦门客坐起的。

  回去得教教自己儿子,如果没有何淼这么会说,至少跟这个会说的当个朋友。

  *

  吃完羊肉羹,何淼得知陛下出工就是找他们的,而且骊山园那边的炕都做好了两大排,想让陛下看看,便说让陛下跟他们一起去山上。

  不过在回山上之前,他们还要去办点事。

  “站住。”

  刚出门走了两道繁华的街道,就看见几个玄甲秦卒正在追人。

  被追的是把黄石公背在后背的张良。

  何淼刚哎了一声,就看见一道影子从身边飞过。

  【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刚才陛下说的要把人留下来的办法吗?】

  【欺负人,太欺负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