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0

已觉得无趣,他见月月似有所需,便好奇问道。

  月月见他目露真诚,知他是真心发问,便道:“你可知你为何病重?”

  王羲之收回目光,耷拉着眼皮看向床檐:“是年纪大了?还是因为心里难受?”

  他此次发病正是因为得知在短短十日内,他的两个年幼的小孙女接连去世,一时接受不了这等痛事,才吐了血,接着便是病来如山倒。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活这么久干嘛呢……咳咳……”思及痛事,王羲之突然爆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

  守在王羲之身边的王夫人郗璇忙上前查看他的情况,将他扶起来,用手扶着他的背给他顺气:“你这是在说什么胡话!”

  王羲之顺着她的手喝下一杯温水,讨饶道:“夫人莫气,是我说错了话。”

  郗璇轻哼了一声,手上的动作却是没停。

  将金针消完毒的月月走到他们面前,示意郗璇将王羲之放平,并道:“你说的这些都不是主因,真正的原因是由于你长期服食五石散。”

  “五石散有何问题?”王羲之不解道,“此物既可以祛病,服用后亦可使人神清气爽。”

  月月面无表情道:“张仲景研制五石散是为了治疗伤害病,他可没说此方剂有如此效果。这些说法不过是你们这群不通医理的人在滥用。”

  王羲之张口欲言,却被月月阻止:“我现在要为你施针,你且想想那些和你一样嗜服五石散的人,可有什么好结果。”

  “还请夫人祛除他上身的衣物,方便我施针。”王羲之的卧房中只有他和郗璇、月月三人,并未请仆从随侍一旁,所以这项工作自然落在了郗璇头上。

  郗璇自出生便是被人伺候,如今也就是王羲之病重,她才有了些许照顾人的经验。

  蕴藏内力的金针被月月一根根刺入王羲之的穴道,在他身上轻轻颤动。

  郗璇见王羲之变成了刺猬模样,目带愁思。在祝英民带着月月上门问诊后,出于慎重,她专门遣人打探了这位姓苏的神医。

  正如祝英民介绍的那样,这位姓苏的神医行踪诡秘,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号,郗璇派出去的人自然是无功而返。

  出于对祝英民的信任,以及亲眼看到这位虽然头发花白但保养得宜的苏神医矍铄的身姿,郗璇还是相信她是有本事的能人的。

  将富含内力的金针刺入王羲之的每一处要穴,这对月月来说依旧耗费了不少的内力。

  施针后,她便在房中的一处软塌盘腿坐下,开始运功调息。

  待她的内力在体内游走一个大周天之后,留在王羲之身上的金针也到了该取出的时候。

  “还请夫人取一个盆备着。”月月对郗璇道。

  “盆?”郗璇目露不解,却还是招来侍女送来一只盆。

  金针一根根被取下,王羲之苍白的面容奇迹般地缓慢转变为红色。

  郗璇来不及惊喜,就见他的脸色越来越红,逐渐变成不自然的通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苏神医,夫君他这是怎么了?”郗璇急急问道。

  正在取刺入王羲之头部穴道的金针的月月提醒她道:“快将盆放到他的嘴边,这金针快要取完了。”

  捧着盆在一旁候着的侍女连忙上前,将盆伸到月月指定的位置。

  插在百会穴上的金针刚刚取出,王羲之猛地向前一倒,哇地一声吐出大量暗红得已经发黑的鲜血。

  郗璇惊恐地用帕子捂住嘴唇,担忧得身体直抖。

  月月立时将手掌贴在王羲之后背的心俞穴上,九阴真经的温和内力冲洗着他脆弱的身体筋脉,加快他体内血液的流动。

  直至王羲之吐出的鲜血已变成鲜艳的红色,月月撤下掌力,并连点他后背五处大穴,止住他的吐血之症。

  “他体内的五石散淤毒已基本除尽,后面只需安静调养便可。”月月一边收拾金针,一边对郗璇道。

  她快速写好两张方子,一并递给郗璇道:“一张是用于每日药浴的,一张是每日服食的,持续一个月时间,他的病痛便可消除。”

  郗璇收下方子,向月月再三确认:“苏神医,可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月月答道:“有一件事请务必做到。”

  “请说。”

  “从今以后切莫服食五石散了,”月月郑重其事道,“这一次我能救他一命,下一次却是神仙难救。”

  “五石散当真不好吗?”郗璇仍是不敢相信,时人多说五石散之好处,突然有人直言五石散之害,她不知该不该信。

  月月笑得很淡:“它若真是好物,大可让你夫君继续服食,但他下次发病,你们就不要来寻我了。”

  *

  半个月后,月月已再次踏上前往尼山书院的路途。

  “英月,多亏了英民寻得那位苏神医,父亲的病才能大好,如若不然,这次我也无法与你同行。”与月月一同坐在牛车上的谢道韫笑着对月月道。

  “他这小子的确有几分运道。”月月答道。

  谢道韫掀起窗帘,望向守候在前方谢玄道:“只可惜英民开始跟着父亲读书,不能和七弟一同上学读书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