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0
作为亲姐姐,谢道韫十分清楚谢玄看似稳重温和,实则孤傲冷淡的本质。她是看着谢玄从一个小豆丁长成如此这番模样的,自是知道从未有哪个人真正走入了他的内心,成为他真正的朋友。
原本她觉得祝英民还差最后一线,现在两人没了相处的机会,估计这一线距离只会越来越大,再没有靠近的可能。
“英民从小就崇拜堂伯父,他知道我手中有一张堂伯父亲笔写下的《寻香赋》,每次去见我都想去瞧上一瞧,有时候我都觉得他从上虞跑来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那篇赋。”月月忍不住向谢道韫吐槽祝英民对王羲之的痴迷。
“男儿若如父亲,那自然是极好之事,”谢道韫赞道,“我观英民的笔迹,确有几分父亲的风骨。”
月月附和着笑了笑,她总不能说自己弟弟其实从上辈子就开始照着王羲之的真迹临摹,连入土都不忘带下去吧?
微风吹动牛车的窗帘,月月看向窗外英姿勃发的谢玄道:“谢小公子会连着三年在尼山书院求学,这也挺出乎我的意料的。”
毕竟世家大族如谢家,本身的教育资源就极为强大,比之尼山书院也是不输的。
谢道韫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七弟他今年不会在尼山书院求学了,他这次会与我们同去,不过是为了护送你我。”
“为何?”月月不解道。
谢道韫答道:“我爹娘准备给他议亲,如果相看到合适的姑娘,他很快就会成亲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02-14 23:57:34~2023-02-15 23:56: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天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7章 祝家女化蝶飞19
谢玄前不久刚过完十七岁生辰, 在这个时代议亲属于不算早也不算晚的年纪。
月月作为外人,应了一声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只是牛车外的谢玄似乎听见了“议亲”二字,旋即侧过头朝她们所在的牛车看了一眼。
“说起来你家英民也到可以议亲的年纪了, 你的父母可有什么动向?”谢道韫好奇道。
月月摇头道:“我已许久没有回过娘家,他们是如何打算的我也不太清楚。”
谢道韫动动嘴唇,想说些什么, 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便将后背贴在车厢壁上,叹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明明是一件人生大事,却半点不由本人做主。”
她看似是由两个弟弟的婚事引发的感慨,但月月却知她是在感慨自身。
从谢道韫偶尔的言谈便能听出她对自己的丈夫王凝之不甚满意,只不过因为月月和她都是王家妇,所以谢道韫从不曾直言。
“总归是做不了主,不如在自己能做主的地方开心一些。”并不需要和丈夫相处的月月只能这样宽慰她。
谢道韫闻言,被烟雾似的轻愁笼罩的双眸逐渐恢复明亮:“是呀,我现在不就在做我想做的事吗?”
她是谢氏女, 永远不会因为嫁了哪个人而蒙尘, 无论她在哪里,她都将熠熠生辉。
*
一行人回到尼山书院后, 谢玄先是和交好的同学作别,才去拜访山长周士章老先生,言明自己要退学一事。
学子们的来来去去,对于开办书院的周士章而言早已是习以为常之事。
他只是临别向谢玄赠了几句话, 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希冀, 便允了他退学一事。
“谢玄退学,祝英民也退学, 这两个人来去匆匆,和玩闹似的。”得知同学少了两人,轮到帮月月准备教学器材的马文才忍不住道。
他的武艺在这一届学生中排名前列,只有谢玄、祝英民和祝英台三人能被他看在眼里,如今走了两个,令他身体痒得难受。
“同窗的时间本就短暂,你们本就不可能在书院待一辈子,总有分开的时候。”月月回道。
她倒是上过不短时间的学,还有一帮一起习武的师兄弟,可是他们的模样早已模糊,她一时都想不起何人是何人了。
她本想在说一句“珍惜当下”,又念及当下能在习武一途与马文才匹敌的只有祝英台一人,便把这句话又咽了回去。
“你以为我很想和他们一直待在一起?”马文才无语道,“我只是想找个对手罢了。”
“我又不是祝英台,”马文才嘀咕道,“和梁山伯结兄弟、做同窗还嫌不够,竟要把妹妹许配给他。”
说到这里,他想到眼前的月月正是祝英台的亲姐,便问道:“你们祝家这般随意,见出身寒门的女婿也要?”
虽然马文才对别人的家事不感兴趣,却也听人提起过这位教授他们香道的女夫子嫁入的是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
姐姐能嫁到琅琊王氏,妹妹却嫁入一个寒门,真的存在这样的家族吗?
“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月月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祝英台的婚事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运作,不过现在她们的弟弟祝英民指了一条笔直却艰辛的路,这条路很有意思,他们决定尝试一下,成功之时,便是梁祝结缘之日。
当然,这条路并不缺少拦路虎,眼前的马文才就是其中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