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00

 即便魏征如今与李世民分出两个阵营,与他并无接触,但是摸其脉门仍是再准确不过。

  “若是事情真如魏先生所料,那我们陈留城需得提前做好准备,万一王世充见形势不对准备弃城逃跑,我们得有充足地后备军为寇仲他们补上。”月月听到魏征推测王世充说不定已找好退路,深觉有理。

  于是她立刻根据寇仲先前的命令代他行使权利,命令后方军立刻向陈留运送补给,自己配合魏征调拨驻守陈留城的少帅军,驰援洛阳。

  几番运作后,魏征便随着特意奉月月之命赶来的李靖,率领大军前往洛阳。

  月月守在人走了大半的陈留城,继续做好后方的保障工作。

  战事最终果然如魏征预料那般,虽然寇仲、徐子陵,甚至王世充都是当世高手,但是王世充麾下的将领与这次领军攻打洛阳的李世民麾下的天策将领在行军作战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士兵的战斗力也远不如李阀士兵。

  虽然有寇仲、徐子陵的鼎力相助,胜利的天平仍然向李世民慢慢倾斜。

  王世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立刻着手准备进行突围一事。

  突围战开始不久,李靖率大军及时赶到,看清局势后,立马下令从侧方突袭,与突围的寇仲、徐子陵等人里应外合。

  这场战役从白天打到天黑,在天空将明之际,洛阳城守卫战终于落下帷幕。

  李阀的残军缓缓退去,王世充及其名下的军队已所剩无几,人数最多正是刀刃虽卷,但气势如虹的少帅军。

  洛阳城的大门对着寇仲徐徐展开,它又一次迎来了新的主人。

  早已顺着黄河出发的少帅军补给船及时赶到洛阳,将军备、物资、兵卒分配到位,为少帅军接管洛阳城做好充足地准备。

  再次进入洛阳城,月月心中感慨颇多。

  上次来到这里,寇仲、徐子陵因为和氏璧被盗一事,把江湖、朝堂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们两个身上来。

  慈航静斋、净念禅院联手试探嫌疑人徐子陵,却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徐子陵与月月站在天津桥上,对她道:“我第一见到妃暄就是在这里。”

  提起师妃暄,徐子陵一向平稳的心态出现一丝波动。

  他眼神、语言、情态无一不在说明一件事:他心悦师妃暄。

  常年单身的月月对此十分无语:“你不是喜欢石青璇吗?师妃暄是怎么回事?”

  徐子陵苦笑道:“月姐,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人的情绪始终不可控,我心里装着石青璇的同时,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师妃暄。”

  月月揉了揉鼻子道:“老师说,我并不认可你对待感情这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态度。”

  徐子陵苦笑道:“我知道不应该,可是我控制不了。不过我和妃暄心里清楚,我与她绝对没有可能,她是一心做慈航静斋斋主的人。”

  月月抿抿唇道:“所以你和她之所以不能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她要做慈航静斋的斋主?”

  徐子陵反问她道:“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理由可以,那就可以。”月月想了一下,决定不对徐子陵的感情事多做评价。

  如果他、师妃暄、石青璇都觉得这不是问题,她一个与此事无关的人怎么想重要吗?

  这种心气不顺的憋闷感,自己努力疏导会随着时间过去的。

  “不过师妃暄作为慈航静斋这一代的代表,选择了李世民作为天下真主,你确定不会受到她这一理念的影响吗?”月月问出一个关键性问题,“你当知道的,虽然此时仍有诸多势力林立,但是他们其实并不具备争夺做这片土地主人的资格。最终要看的,还是小仲和李世民。”

  月月凝注着徐子陵的眼睛,问道:“小陵,你会选谁呢?”

  一个是从小一同长大的好兄弟寇仲,一个是心上人师妃暄选择的天下真主李世民。

  这两个人虽然性格、家世、经历各不相同,到他们同时具备争夺天下的才智与能力,重新统一因隋朝覆灭而四分五裂的中原大地都不是问题。

  “当然是仲少,”徐子陵没有丝毫犹豫给出自己的答案,“一世人两兄弟,我不选他又应该选谁呢?”

  当月月给出“寇仲”这一个选项时,在徐子陵这里就只剩下了“寇仲”这一个选项,其他备选再多,也都做忽略不计。

  徐子陵和寇仲的想法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都发生了诸多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彼此情比金坚的情谊。

  “你最好能记住师妃暄说的话,以及你自己的回答。”月月提醒徐子陵道。

  慈航静斋正是这么一个专于自己的理念,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如何择取能令天下安定的人选的门派。

  人选一旦确定,慈航静斋就会想尽办法帮助目标扫清障碍,实现最终的胜利。

  上一个慈航静斋选中的天下真主,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正是借助了慈航静斋的力量,解决了因江湖事而相对的众多对手,实现大一统。

  现在师妃暄又想效仿她的师父梵清惠,为李世民扫清登临帝位的障碍。

  既是江湖中人,又是一方势力之主的寇仲便成了她不得不解决的目标。

  而徐子陵正是师妃暄解决寇仲这一李世民劲敌的良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