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

,而他只是叹了口气:“身体已经这样了,结果学习还做不到拔尖。”

  体育课上,全班唯一没有参加体测的就是南枫。他怕哮喘加重,直接提前找体育老师说明了情况。

  “你是不是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许佳宁很不理解,“这么想考第一吗?”

  她说话时,从没有趾高气扬的高傲,也并非是在炫耀自己的成绩,于是南枫听了,心里只觉得更堵。

  “你不懂。”南枫扭过头,不再瞧她,“不考第一,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许佳宁更是奇了:“合着你之前九年的安全感,都是考第一带来的?”

  南枫垂着头,握笔的手微微发抖:“不说那么多了,期末见吧。”

  南枫显然对期末抱着很大的决心,把超过许佳宁,成为年级第一视为唯一目标。

  然而世人太过渴望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到了这学期的期末时,南枫仍是第二,年级第一的宝座仍归许佳宁。

  苏知魏名列第十九名,而乔木然则是第三十名。

  至于薛瞻和张扬……则分别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这考试结果一出,班里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危机感。

  张扬抱怨成绩出太早,这下肯定是过不了一个好年了。

  “佳宁,我的成绩还有救吗?”乔木然拉着许佳宁的手,眼巴巴望着,“感觉每次考试都比我入学排名差,我有点害怕,等升高二我不会被踢出去吧?”

  “有救。你把物理和数学再补补,能提很多分。”许佳宁安慰她。

  看乔木然愁眉不展,她跟着又主动提议:“实在不行,寒假你来我家找我,我给你补课。”

  “谢谢佳宁!我有救了!”乔木然激动地把她紧紧抱住。

  然而许佳宁担心的,却不止乔木然一人的成绩。

  无论是十一月的期中考,还是现在一月的期末考,她都有关注薛瞻。

  薛瞻的名字就这么安静且稳固地躺在最后一个,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她看了总觉得心急,感觉薛瞻对他自己的成绩不够上心。

  可她转头又想想,以薛瞻这样的家世,他好像根本不用堵死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于是压下了想找他聊聊的冲动。

  “这道历史题真的好魔幻。”苏知魏大概是成绩下来后,除许佳宁之外,心情最稳定的,还凑过来找许佳宁问题,“我怎么记得曼德拉早就去世了,我就把这个选项排除了。”

  “他是上个月才去世的,有新闻可以翻到。”许佳宁严谨道,“不过全世界不止你一个人这么记,所以才会有人提出曼德拉效应的概念。”

  “看来人的记忆也不一定准确呀。”苏知魏沉思细想起来,“历史就像《进击的巨人》一样博大精深。”

  能把历史这一学科同最爱的动漫相提并论,虽然没什么逻辑,但足以显示苏知魏对历史的热爱。

  “你对历史这么感兴趣吗?”旁边的乔木然问道,“高二想学文科?”

  “没有,我业余爱好而已。”苏知魏朝她含笑挑眉,“怎么了?担心我学文科,你失去一个这么好的同桌?”

  “要多远滚多远。”作为回应,乔木然迅速地翻了一个白眼,“我看你的自恋劲儿又起来了。”

  “我才不担心失去你呢。”乔木然无语地补道,“走了更好,我要申请跟佳宁坐同桌。”

  “最毒不过妇人心。”苏知魏幽幽道。

  乔木然立刻反呛:“典型的语文没学好,是最毒负人心,自古多是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意思。”

  趁着苏知魏没想出词来回她,乔木然直接拿了本书挡在二人之间,扭过头去,专心问许佳宁:“佳宁,我想读理科,你应该也会读理科吧?”

  高一过去一半,也确实该有个初步选择了。

  许佳宁纵观全班情况,大概估算出,实际选文的同学其实屈指可数。

  毕竟他们这个尖子班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理科成绩占优势,又加上考虑将来的高考择校与就业,家长和主课老师们都会劝着学理科。

  至于许佳宁自己,则是早就毫不犹豫:“当然学理科,清华本来就是偏理工的。”

  “霸气!”乔木然竖起大拇指,“学霸果然理想坚定。”

  许佳宁听着这句调侃,莞尔一笑,倒是随之联想到其他人的理想,譬如薛瞻。

  她转头朝右望去,认真扫了一眼靠门那面墙上的黑板,上面的人生理想卡片没有涂改的痕迹,所有人的都没有改。

  那么薛瞻的,自然也还是“继承家业”。

  他是真的不在意成绩了吗?

  遥遥看着那第一张卡片与紧挨的第二张卡片,许佳宁心里突然变得空落落的。

  *

  成绩下来,班主任讲话,各科布置寒假作业,忙忙碌碌一天下去,薛瞻回到家时,只剩下困倦无力。

  然而刚一进门,就被妹妹薛颂给堵住了:“我听妈妈说,你期末成绩还是班里倒数第一,这位帅哥有什么心理感受?”

  薛颂小学的时候迷上了新闻采访,天天卷起本子举着当麦克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