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远程火箭和弹道导弹的基石

  <div class="tt-title">第321章 远程火箭和弹道导弹的基石

  想飞天,人类最早的想法是学鸟,搞仿生学研究。

  后来发现不靠谱,于是万户又开始搞火箭。

  至于二战中的火箭弹、导弹这些武器,使用的固体发动机从最根本的原理上说,和万户的火箭或者二踢脚没有任何差别。

  无非就是高燃烧值的可燃物加上点添加剂再加上塑形剂,最后再弄个喷口。

  条件困难的时候,拿纸卷个筒,然后一硫二硝三木炭,再加点白糖就行了。

  有条件的再换成硝基化肥。

  不过现在安民军都已经是用上飞机、坦克、军舰的正规军了,自然是不能再这么凑活。

  所以南华化工集团下属的先进实验室最近除了继续改良凝固汽油弹配方外,另一个任务就是研发新的火箭用固体燃料。

  “无论是单兵火箭弹、远程火箭炮、还是我构想中的各种敌对空导弹、弹道导弹,这固体燃料的配方都是重中之重。”

  一间挂着黑板的会议室内,张弛握着候先生的手诚恳的说道:

  “侯先生于我们南华集团有巨大贡献,我深表感谢啊。如今这事就要再次拜托侯先生了。”

  候先生谦虚道:“若说我到这边来后,做出了什么成绩,打通了工业化制取三酸两碱的流程当然算一样,再一个就是在氨肥和氮肥的生产上做了点小贡献。”

  “进行军事研究并非我的所长,之前的凝固汽油弹配方完全是通过实物倒推出来的,鄙人固然对于自己的学识能够参与到对鬼子的作战中去感到自豪,

  可要说有重大贡献,实在是算不上,受之有愧啊。”

  张弛之前能把侯先生从永利厂请来,当然花了大力气的。

  除了最普通的金钱奖励外,他还许诺任何侯先生在南华化工集团任职期间产生的专利,未来20年内皆可以免费授权给对方留在国内的永利厂。

  这对于开办永利厂既缺资金,又缺少实验设备的候先生自然有着莫大的诱惑。

  可如今南华化工集团已经走上正轨,侯先生自然是想尽快回归国内,去办他心心念念的永利厂。

  张弛很清楚,这些清末民初时代的实业家,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厂子做大做强。

  因此哪怕他提供的条件再怎么丰厚,侯先生始终只会觉得自己是外人,他的永利厂才是归宿。

  但这火箭固体燃料的开发,却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张弛只能是强留对方:

  “如今鬼子气数已尽,等到鬼子投降,民国的工业产业必然有新的发展天地(才怪),请侯先生在南华化工再多操劳一阵,多带几位学生出来。”

  张弛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清楚,等鬼子投降,没多久侯先生在国内的合伙人也会去世,永利厂被夺走。

  毕竟本质上四大家族就是一群买办,要工厂干嘛。

  按照原历史,侯先生本人也只好跑去身毒的塔塔集团干活,给人家当了两年顾问。

  所以张弛的打算就是等二战结束,再放侯先生回去。

  等到侯先生的工厂没了,心灰意冷的时候,再把他拉回来继续当科研带头人。

  “鬼子一投降,你可就得放我回去?”侯先生眼见盛情难却,也只好勉强答应。

  “大丈夫一言既出,自然是驷马难追。”张弛说完,示意秘书将一叠文件交给侯先生。

  “这是我花高价购买来的液态聚硫橡胶技术,全套专利和生产线我都搞来了,正好我们这还盛产天然橡胶,您看能不能用这个开发出一款新的固体燃料?”

  这技术当然不是张弛买的,而是他在系统里花了一张工业兑换券直接换的。

  白鹰人在60年代的民兵-1弹道导弹上用的就是聚硫橡胶复合推进剂。

  这种推进剂具有能量高、密度大,相对于液体燃料不用现场加注,使用方便等优点。

  而且液态聚硫橡胶本身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建筑、船舶和石油化工及电气仪表等领域都有应用,是相当好的粘合剂和密封材料。

  只是目前勃固需要工业兑换券的工业项目太多,因此张弛才只兑换了一个液态聚硫橡胶,至于剩下的固体推进剂,就只能靠侯先生带领的科研小组了。

  目前密支那的南华大学才刚刚建立,考虑到当下的特殊环境,因此张弛直接开展了“干中学”项目,让南华大学各理工科新生一边在课堂里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入南华工业体系下的各企业,跟着大师们学习。

  侯先生带领的科研小组中,目前就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张弛对他们可谓是寄予厚望。

  侯先生拿过那份资料粗略翻了翻,先是被上面所描述的优异性能所震惊,心中有数后便道:

  “根据你之前送来的白鹰制M8 114mm火箭和毛熊的M-13 132mm固体火箭(喀秋莎搭载的就是这款)的样品来看,即便不改变原有配方,只是放入这种聚硫橡胶,我觉得射程就能有一倍的提升,当然,弹体可能要适当加长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侯先生虽然不懂什么空气动力学,但他懂燃料的能量密度。

  本着只要能量大,搬砖飞上天的道理。他对于这款聚硫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