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吉大港争夺战(2)白明辉的应对

  地下掩体内,作战指挥中心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墙上的大地图被人用彩色铅笔勾画出航线,几名作战参谋不断跑来跑去,一边接听雷达站打来的电话,一边将最新的航线信息更新在地图上。

  <div data-fanqie-type="image" source="user">

  <img src="" img-width="709" img-height="709" alt=/>

  白明辉头戴钢盔,军服袖口挽起,露出手腕上的手表。

  他手握话筒,语气清晰且并不焦虑:“有可能是兰开斯特、斯特林或者哈利法克斯吗?”

  电话另一端,雷达站的站长声音清晰可闻:

  “从雷达回波来看,不像是四发重轰。那些大家伙的雷达信号反射面积太大,我们的设备不可能识别错。西北方向来的这批,更像是布里斯托尔‘英俊战士’那种双发重战,或者B-25那种双发轰炸机。”

  “那就好,双发飞机的自卫火力都一般。”

  白明辉哪怕是陆军将领,也知道约翰人飞机上的7.7mm小水管对自家皮糙肉厚的P-47没啥太大效果。

  尤其是P-47机头那台R-2800双黄蜂气冷发动机,18个气缸哪怕被子弹扫爆了9个,也能接着飞,堪称最顽强的战斗机。

  接着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随即沉声道:“约翰人就没做任何干扰或欺骗行动?”

  “没有。”雷达站长答道,“他们就这么直愣愣地飞过来了,既没做低空掠海,也没佯攻绕航,更别说什么电子干扰了。”

  白明辉嘴角微微一挑,目光中带着一丝戏谑:“呵,这帮约翰佬还是这么傲慢。”

  身旁的情报参谋孙业昌一边翻着画有各类约翰人飞机图画并标有数据的《飞机识别手册》,一边插话道:

  “钧座,这不像约翰人的风格啊。他们在欧洲和汉斯人打了几年,早就摸索出一套反制雷达的方法,常常能让汉斯的截击机部队扑个空。怎么到了咱们这里,连个幌子都不放?”

  白明辉看着地图,眼神中透着思索:

  “也许是他们太过自信,觉得我们只是个小打小闹的华人武装,雷达不过是摆着唬人的玩具。又或者...”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殖民地的航空部队根本没学习到欧罗巴同行的先进经验?”

  众人闻言,皆露出一丝释然。

  约翰人部署在东方的部队确实差强人意。

  在消灭勃固境内的鬼子过程中,他们也解放了不少关押白人战俘的战俘营,那里边放出来的白人军官和士兵多数都算不上什么精锐。

  无论如何,现在吉大港架设的那台穹昊镜-1型预警雷达,已经比汉斯在二战末期最先进的‘宝瓶座’雷达还要优秀了。

  不知是太自大,还是殖民地部队的空军水平不行,总之现在约翰人的一切动向都在雷达的显示屏上暴露无疑。

  地下指挥中心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和电子设备发出的嗡鸣声。

  哪怕有大功率换气扇在,白明辉依然感到又浑浊又闷热。

  但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张弛之前的指示他还记在心里,战略上可以藐视昂撒人,但战术上要重视昂撒人。

  谁也不敢保证昂撒匪帮没有把高脚杯那种重型穿甲炸弹运到身毒这边来,白明辉这个吉大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躲在地下深处的掩体里,才是防止被约翰人一轮轰炸斩首的最安全的做法。

  白明辉放下话筒,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珠,顾不得闷热,随即又拿起话筒:“喂?给我转接独立防空2团!”

  不到几秒钟,话筒里传来了独立防空2团石团长低沉而充满干劲的声音:“独立防空2团,石震涛,向您报告!”

  白明辉稳住呼吸,直接发问:“全部防空塔是否进入战备状态?”

  石团长:“报告司令,全员已就位,炮弹装填完毕,所有望夷-2型火控雷达运作正常,随时可以开火!”

  此时吉大港内,已经按照张弛的要求建设了数座小型混凝土防空塔。

  这些防空塔就是张弛依照汉斯在二战建设的防空塔,重新设计的缩小版。

  为了修建这些塔楼,运输船队携带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各种钢材预制件到吉大港。

  这些混凝土防空塔顶部的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整座塔楼高度大约7米,地下还有深度3米的地下室用于存放弹药和兵员。

  整座建筑的外壳都是70cm厚度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除非穿甲重磅炸弹直接命中,否则都能保护内部人员和物资安然无恙。

  每座混凝土防空塔上都布置有4门从白鹰进口的M2型90mm高炮,其定位和汉斯的88mm高炮类似,而无线电六所还专门为其使用的炮弹研发了配套的VT引信。

  再加上周围5米高副塔上安置的望夷-2型火控雷达,以及围绕主塔布置的众多40mm博福斯高炮阵地,可以说即便空军部队拦截失败,地面上的陆军也能靠着高炮驱赶那些想要投弹的敌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明辉闻言,嘴角浮起一抹笑意,语气略带几分激动: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