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第153章 进军

跋涉行军,与扔下一切的猛扑行军根本不是一回事……常规远距离行军,一切都是要以军队中的辎重大车为准的,所以一直到了拿破仑时代,他的骑兵部队都还以一天四五十里的行进速度为准,所以夏侯渊的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才让人啧啧称奇,所以司马懿急袭孟达,每天六七十里的速度才被称为军事神话;但是,当抛开辎重,进入纯粹的战斗模式,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这种情况下,骑兵可以一个时辰跑出七八十里,步兵可以在一日夜内折返两次渡过长江,跨地百里(臧霸做过类似的事情)。

  而回到眼前,按照距离计算,岳飞忽然折返时距离此处二十五六里,赵玖从自鄢陵城下大营出发时距离此地大约三十六七里……那么对于扔下一切宋军而言,不过是半个时辰到一个多时辰的样子,便可以接战了。

  这么一段时间,还要再去掉金军哨骑奔跑回来的花费,还要去掉完颜挞懒找人和杀人的时间,还能有几刻钟?

  事实也正是如此。

  就在完颜挞懒获知宋军主力出鄢陵后,岳飞便已经引军行至距离长社城大约十里的清潩水下游地区,距离金军前线干脆只有大约五六里的距离了,然后他却不慌不忙,居然下令让部队做最后休整,又等了一刻钟,又让其中部分最精锐部队开始穿戴赵官家下令集中起来的不多的札甲,才下令做最后的进军。

  而又过了两刻钟,也就是四分之一个时辰之后,岳飞部便正式与金军在清潩水东岸的金军阵地开始接战!

  金军核心阵地都在清潩水与浊潩水中间的大洲位置,也就是在长社城下。而此时,因为走了十个猛安,再加上挞懒临时决断,主动放弃了渡河在东岸决战的计划,所以清潩水东岸的阵地极为空虚,基本上只有一些零散降服的汉军部队,和一个猛安的金军而已。那么,这片阵地在那个猛安主动撤离后,几乎是瞬间落入宋军手中。

  这件事本在意料之中,当然无关紧要,但此时,又一个必然的选择摆在了挞懒面前。

  “拆了东面清潩水上的浮桥?”难得披甲上马出帐的挞懒,望着河对岸密密麻麻的宋军,对身侧大的建议一时犹疑。

  “不错。”年轻的大小心建议。“此战关键在于拖延时间,等蒲查万户回援,而咱们为了粮草输送和骑兵往来,河上几乎到处都是浮桥,现在拆了浮桥,不就能尽量迟滞宋军了吗?”

  “有道理!但不好!”挞懒想了一下,稍微摇了下头。“若拆了浮桥,便不利于鹘拔鲁折返后两面夹攻了,届时一旦不能在天黑前击溃宋军主力,陷入夜战……不是说咱们不能打夜战,但韩世忠趁机跑了怎么办?”

  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大倒也无话可说……实际上,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仓促应战,什么都是对的,什么也都是错的,不到战后,没人知道哪个决断是对是错。

  “就这样,不用管那些浮桥了,就用这些浮桥来引诱宋军过来,待这股宋军半渡,也就是约莫过来一万人以后,你就立即上前引八个猛安迎头痛击,只要一击而破,也就能抢在宋军后续大军抵达前,将这两万兵全部击溃了。”挞懒终于看着对岸推进极速的岳字大旗,却是终于给出了一个决定版的方略。“俺自引剩余七个猛安守住韩世忠!”

  年轻的渤海王族大闻得此言,非但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觉得吃了一颗定心丸,便不再言语,立即打马而去,奉命迎战。

  而挞懒望了望头顶已经明显西斜的阳光,也重新恢复了往日镇定……此时此刻,在这位金军右副元帅的心里,有这么一个等式:

  万人以上会战之中,一个猛安足以击败宋军三千兵!

  所以,八个猛安足以击败宋军两万人,所以,二十五个猛安合在一起,足以击败战场上的所有宋军……所以,此战唯一要避免的就是让自己这十五个猛安陷入到被七八万宋军一起围攻的状态。

  仅此而已。

  就在很久没有披甲上阵的挞懒为自己加油鼓劲的同时,赵玖赵官家本人已经行至距离这位金军右副元帅不过二十里的开封府与颍昌府界沟。

  在此地,赵玖按照原定计划,让全军稍作休整,而为防突袭,大部分军士也开始在再度启程前穿上了皮甲和稍薄的铁甲……当然了,除了刘晏那两百骑外,最优秀的札甲却是一件都无了。

  而就这时,前军王彦忽然打马而来,直趋龙纛之下寻到了正在喝水的赵官家,然后直接在马上提出了一个超出原计划的提案:

  “官家,此处距前线不过二十里,臣的前军在最前部更是已经能看到前方烟火了,再加上之前岳飞部最后休整时派来的信使,已经可以确定前方正在接战无误……所以,臣特请官家下旨,让我部八字军停止休息,即刻奔跑向前!并以军中骑兵集中先发,向前支援!”

  “骑兵先发自然可以,但全军跑步向前,到阵前还有力气作战吗?”匆匆起身的赵玖一时为之愕然。

  “不用即刻作战!”王彦依旧没有下马,而是严肃以对。“此时岳飞必然在与金军争夺河上浮桥,能接战的地方不多,而且两万大军想要尽数渡河也极困难,我军便是跑断了腿,也可以在河畔从容休息,再行渡河。官家,恕臣直言,此战要胜,关键就在于能否一口气以绝对兵力压垮金军,并无二论……那么想要如此,攻势延绵不断就是关键!”

  “臣附议!”随军官职最大的文官胡寅忽然拱手相对。“岳镇抚不在,此间军事本该王制置决断!”

  赵玖听到此处,不再犹豫:“既如此,刘晏引骑兵先去,而前军事,王卿自为之,不必来报!”

  王彦大喜过望,即刻在马上谢恩而去,而刘晏也即刻下令本部兵马着札甲,片刻之后,便疾驰而往。

  眼见着刘晏也出发后,赵玖却是不再耽搁,下令全军再度启程,尾随前军跟上。

  仅仅是两刻钟后,宋军援军便陆续抵达,最先到达的先头骑兵不过数百,但领头的那支重甲骑兵的旗帜却让所有金军稍显骚动——赤心队本是很多金军的熟人。

  非只如此,后续宋军虽然阵型稍乱,但却也绵延不断,迅速涌来,而且这些军士的特征也让所有金军很快意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