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一首北风行 写尽天下雪

  第417章 一首北风行 写尽天下雪

  只是说完了一言为定之后,李战却笑着对萧哲道:“不对呀学生,你到底能不能做主呀,我怎么发现,你身后的那些人都不太敢的样子呀?”

  李战一指萧哲的身后,果然,两百多人的眉头集体都皱了起来,对于萧哲的大包大揽,全部都露出了担心的表情。

  “你们什么意思?”萧哲回头看向了自己的同窗。

  王琦这个时候凑了上来道:“萧哲有人说这个李战十分的有作诗的天赋,曾经在曲江边吟尽了写梅之诗,我们是不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真的假的,这个家伙这么厉害?”萧哲也是诧异了起来。

  “呵呵!”李战忽然露出了嫌弃和鄙视的表情道:“都一言为定了,不会又要变卦了吧,你这到底算什么呀浪费我的时间,装什么老大呀!”

  “你!”萧哲被李战这么一激,脸都红了,他一个回身看着两百多国子监的监生道:“你们怕什么我们两百多人,还怕他一个人,他写梅写得好,不代表写其他的就。

  就算他写的好,难道我们两百多人还写不出比他更好的?”

  “也对呀!”阴致钦来了精神道:“我们这边也是有才子的怕什么?”

  “就是就是!”

  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监生们的士气又回来了,李战看到这个场景笑道:“那还等什么,商议好了,我就先来了,我上一次在家想了一首吟雪的诗,要不我们就吟雪吧?”

  “可以就让你占一点便宜!”萧哲恨恨的道。

  李战看了一下身边的茅彻道:“茅教习能拿一些纸笔来吗?”

  “没问题李教官,你等等我!”茅彻带着笑意离开,不一会,就拿着一些笔过来,跟着还让杂役抬了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

  茅彻笑道:“李教官,请!”

  李战摆摆手道:“茅教习,我写字不好看,你能帮我写一下吗?”

  “可以!”茅彻欣然接受,跟着就在桌上,铺开了一张,然后毛笔蘸墨看着李战,这是在等李战吟诗。

  啊李战的诗真的是太多了,这次李战要拿出一首最好的吟雪之诗,要一下将这些监生都给镇住,要不然后面不好掌控。

  想来想去,李战还是准备了写一首李白的诗作。

  只听他一步一步的走着,跟着轻声吟道: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李白的《北风行》李白写的是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

  放在这里也是成立的,因为突厥就在北方,也是刚刚才打完,大唐在对突厥的战争中,也是死了不少战士,所以也是可以相对应上的。

  这首诗作的白话文就是: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长城打仗的丈夫回来,长城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此诗被后人称作:摧肝肺,泣鬼神,却自风流淡宕。

  你就看这茅彻写着写着全身不停的颤抖起来,等一首诗写完,就见茅彻用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李战,那双崇拜的眼神中,是如此的激动。

  “茅教习,能帮我念一遍吗我要看看,谁的诗作能超越我这一首!”李战微微一笑。

  茅彻‘哦’了一声,跟着就将纸张拿起,然后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当着两百三十名监生,将这首《北风行》给念了一遍。

  而等念完之后,两百多人那是鸦雀无声,看着没有人上前,萧哲慌了,看着周围的人道:“怎么了写呀,他诗出来了,我们写一首超越他的呀?

  大家写呀,怎么不动呀,都写呀,全部都写呀。”

  只是不管萧哲怎么喊,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就在萧哲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王琦站了出来道:“别喊了,写什么写,他的这首《北风行》写在这里,还有谁再敢在他的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