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   辛母瞧这跟赖皮似的,到底没争过,看着儿子淘米洗菜又切好。

  听他问道,“娘,这啥时候炒啊?”

  辛母想想,“等你爹来家炒不晚,走吧,米在这煮着就行。”

  放了根粗些的树枝,自己烧着就好,过会再填,这个天灶台前可是待不住。

  走到院子里,没一会安安就被牵着走了出来。

  安安这孩子越大越不喜欢睡午觉,但只要累了就容易哄睡着,起床还难叫。

  给娃洗完脸还在揉着眼睛醒盹呢,门被推开,辛父满手东西的回夹了,安安见着人精神了,站起身喊爷爷。

  辛父直接答应一声,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洗洗才抱。

  辛母问,“这?”

  辛父露出笑,“明个就十五了,店里关门休息一日,东家发的。”

  辛承望也过去看看,上手拆开,直接夸真大方。

  一坛子酒,一罐芝麻油,一提月饼,一条咸鱼。

  而且腌制咸鱼的盐一看怪好,不是那种青黑色的差盐。

  辛母看着咸鱼咽了口口水,“我这就去挂房梁上,等明个煎了等吃好几天呢。”

  吃饭就菜吃点,可是美味。

  喜滋滋的去挂上,把辛父晾在那,还是辛承望夫妻俩夸了辛父几句,给了台阶。

  进厨房炒好青菜,饭桌上忙碌着盛饭端盘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都是笑。

  心情好,顾五娘都比平日里多喝了一碗粥。

  *

  晚饭后,辛家人将门锁好,跟李家人一起出了门。

  这晚的灯

  会可最是热闹,好像整个县城的人都出来了。

  摩肩接踵,跟着人群被挤着走。

  辛承望就把安安放在了肩膀上,让五娘抓住自己,又交代辛母和辛父别散了。

  明个十五,都是带小孩出来买花灯的,好明晚上照,这是习俗。

  两边小吃、花灯看的让人目不暇接,看到个多样式的摊,辛承望停下,其余人也停住脚步看该买哪个。

  因为样式多,花灯也多,买的人很多,等走了前面几个,摊主才看到他们忙擦擦汗过来热情招呼。

  辛承望抬头问安安买哪个,安安左右转头看,指着个马儿造型的花灯双眼放光。

  辛承望跟着看过去,确实好。

  那花灯上的马儿有神,像是正奔跑着的威风模样。

  在一众小兔子、小猪、荷花样式的花灯里,特别显眼。

  摊主赶忙笑着夸小公子好眼光,一连串的夸自家花灯多么好又结实,就算中秋后也可以玩。

  辛承望转头问家人可以吗,辛母直接让儿子别说话,上前问多少钱,一听要二十文,讲起价来。

  摊贩们卖花灯就趁这时候,加价没个数。

  但摊主也看出来,这要买的一看书生气,疼孩子的,就让了两文不再降。

  凡是这样把孩子放肩上的,那都大方。

  辛承望看着这一幕,问上一句,“买两个能再便宜便宜吗?”

  摊贩一喜,心想果然,答应的痛快:“客官阔气,两个花灯我给降五文钱。”

  都以为是让孩子选两个,没想到辛承望转头低声问身边的娘子,想要个什么样的?

  一直站身旁的顾芦雪惊讶的看向他,她又不是小孩子了,可看到他双眸里的纵容,转过头挑选起花灯来。

  很快她选了个四肢并拢、可爱小兔子花灯,拿在了手里。

  辛氏要给钱被拦下,辛承望掏出钱来给了三十五文,出门怕有扒手,荷包和钱包都留在了家里,就腰间放了点钱,派上了用场。

  摊主数了两遍,一脸灿烂的说客官慢走。

  离开摊子,走了没多会,李母也看到个中意的要买。

  李卓大声嚷嚷不同意,是他明个拿花灯照,每年都是李母看中就买。

  李氏要不是看人多,真想发脾气。

  辛母忙从旁拉住李姐,问李卓想要个什么样的。

  李卓转身指指一旁,顺着看去,就见一个画着个仕女图案的花灯,上面那仕女还是跳舞的薄纱模样。

  这别说辛氏李氏了,俩一家之主都黑了脸。

  辛承望就看到了自个娘站一旁,李氏直接上手拧李卓耳朵的名场面。

  他憋着笑,过去给解围,“李伯母,我觉的李兄是想买个他喜欢的粉色的,没旁的意思。”

  李氏点头半信半疑,还是放开了手。

  折中法子,最后买了个粉色的荷花造型的花灯。

  李母就喜欢这样式的,满嘴夸好看。

  李卓捂着耳朵走到贤弟身旁,对贤弟表示感谢,末了还是嘀咕一句,那粉色衣服的仕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