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8

,他就放心了。

  可走出房门,他又回过神来,老丈人给的也是媳妇的啊。

  再转过去又怕媳妇生气,好吧,哎,欠媳妇太多,都不知道怎么还了。

  欠的越多,往后一辈子慢慢来还好了。

  钱买粮食,原氏知道是为这事,忙推拒这钱盒子,说县令大人都能够做到这份上,他这土生土长的兴县人,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呢。

  他已经和其他米铺、布铺、茶铺、油铺等各老板谈好了,出钱的事他们来,不劳烦县里面。

  辛承望是真没想到有这一出,还说其他老板就在衙门外等候。

  他赶紧让人都进来,老板们身穿布衣走进来,笑的僵硬,其实是太想给个好印象,但是很不自然。

  辛承望了解后,也知道他们为何这么小心了。

  以往他们也屡次捐款,修桥铺路的,但是县令都是找个借口搂钱罢了,问啥时候开始弄总是没下文,次数多了,他们就跟那铁石似的,不再相信。

  这些别的地方来这当官的县令到底不是本地人,不会为这里考虑,都搬去相邻的县定居,只是产业在这找个信任的管理着。

  这次也是受到原老板的邀请,了解县令这人后,纷纷慷慨起来。

  城门口能拿出一两银子来计划目的,这县令就绝不是酒囊饭袋之人,这亲自见面,更是信任对方。

  钱粮到手,各村人手已到位,辛承望当场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赶忙让拿人名册来,将年龄调整到四十岁以下。

  反正这又不是去府城服徭役,又没人知道,每人领两尺布料回家去。

  岸边那边有那么大了还光屁|股的男童,赶紧回去做个开裆裤也比光着强。

  辛承望说着,人们哭着纷纷跪地,哪有不让他们干活还倒贴好布的,扣头喊着谢谢县令大人,说好官好官啊。

  辛承望手忙的抽筋,扶不起来,旁边小子们抹眼泪红着眼眶扶起自家亲人,只是这一刻心里都涌现出使不完的力量来。

  好不容易把这群老人哄走,剩下的年轻青壮,辛承望习惯发言鼓鼓劲。

  这刻在骨子里的,其他人却心里直佩服,县令大人就是县令大人,这跟上战场誓师似的,不得拼命干好。

  辛承望要是知道,肯定会说你们想多了。

  老道士选择的好日子开工,辛承望负责第一铲,负责就是,不懂不问就是能干。

  人员定好,按好手印,按照名册给记出工,辛承望觉的是商人们出钱粮,可他给买些奖励物品是可以的。

  一天三顿饭,三日内一顿饭骨头汤烧的菜,当天县令大人还会根据匠人说哪里做的最好,奖赏肉汤喝。

  本来就是让产生良性循环的,也增加些乐趣。

  要不然每天重复干这些,怕干的觉的时间过的慢,更疲累。

  却没想到一出出下来,个个跟不要命似的。

  辛承望除了跟老道士比划忙活,还得来劝着休息,哭笑不得。

  第106章 哭送突被打乱召回京

  辛承望不让娘子去,说都是石料,推车,锤头凿子等危险器具,而且那么多人很危险。

  于是她就安排丫鬟去送吃的、送水,做好后勤,还召集县城里的妇人们赶制冬衣,就这服徭役的人数,也是个大工程。

  见去送东西的丫鬟回来,顾芦雪忙问着郎君的事。

  可等丫鬟把看到的给一说,顿时将她给心疼坏了。

  可她也没打算去现场打扰,还叮嘱丫鬟去到不要说别的,就报她很好。

  辛承望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揭了底,此刻他就跟个泥人似的,从上到下看不到半点读书人的影子。

  赤脚踩进泥巴里,短衣短裤,除了皮肤白些跟其他人没两样。

  正使出浑身劲,跟其他人一起前后抬粗壮的树干。

  拦截河水后,不远处老道士指挥另一伙人开挖一个弯道,这样可以分流又可以下雨时期分水,而且弯道那边田地又可灌溉,都是好处。

  人分几处,日夜开挖,轮流上阵,那边建造堤坝,这边把主支的河底疏通。

  晚上借着月光也

  能干,速度比计算的时日快多了。

  喊着号子,嘿哟嘿呦,沿途竟还有妇孺们送来桂花茶、枣茶等茶水和吃的。

  第一次,青壮们服徭役没有愁苦之感。

  只是辛承望满心在这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却不知朝廷那边因为他的奏折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的奏折,虽然朝堂上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可是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极好的改革。

  但凡只要一牵扯到改革,成势力的派别都团结一致。

  只是这次,朝堂上发力,陛下却觉的这是个可以留给太子的人才。

  当今这次罕见的没等朝臣们议论个啥来,也不管支持、反对的,直接派人快马加鞭,将人调来京城。

  这旨意下的堪称是今年一年里最利落的了,就像辛承望想的那样,尝州之事钦差的事还没定。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