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8

张口就有酒味传来,辛承望当做没察觉到,作揖给上官们一一送上礼节。

  府丞上前就是把人胳膊抬起,夸人的话不停歇。

  听的辛承望怀疑自己有没有这么好,什么一心为国,过家门口都没逗留两日,这就赶忙上任,就因为有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大燕才能蒸蒸日上。

  言论是比不过的,知府长辈样说了些话,就派师爷领着去了通判府邸。

  府城的官宅,比辛承望想的还要好。

  他不知道,之前没人上任,知府也会隔三差五的派人来收拾,这有知道有新调来的,又是一番收拾、翻新。

  花草都专门让花匠移了些长的好的,大体都收拾过。

  看一圈细节处是忽略的,但整体干净、安置些东西就能住人。

  空荡荡的看着没人气,厨房都没个碗筷。

  他来时还怕房子得修,直接让娘子带着人住在了客栈里,自己带着伪装成仆从的护卫去了府衙,没想到比自己想的要好点。

  正还要看看书房、卧室什么的,见师爷站在一边,还是决定先去跟知府大人先了解了解。

  走到门口,一个面生捕快上前抱拳委屈着脸。

  辛承望见师爷实则骂他,知道是试探自己,拿出热心肠的单纯年轻人面具,上前阻止一二。

  捕快告罪说想碰箱子运来府邸,没想到通判大人的护卫直接举起刀说不准碰。

  师爷偷摸瞄一眼这个辛通判,心里猜测里面会是什么。

  知府大人朝中也有人,但查功名、户籍啥的能行,带什么还真不知道,这要是告知大功一件啊。

  辛承望还没开口,师爷直接开骂,辛通判带的自然是要紧之物,哪个脑袋不想想就去碰。

  这样的话,辛承望可听不下去了,他们要警惕自己,可不行。

  直接笑着没一点心眼的阻拦,“师爷别生气了,这位大哥也是一片好心,我理解,没什么的,里面就是账本,其实不瞒您和知府大人,我是会点点算数,可是看账本啥的根本没学过。”

  说到这里掀开盖子,“所以这里是让朋友找的老旧账本,我看看可以熟悉熟悉。”

  师爷嘴上说谁都是当官现学的,可是眼睛睁大看着被翻开的账本。

  这一看差点没笑出来,上面的年月竟然是开隆五年的,一看笔迹崭新,也不知道哪抄来的没用的数。

  辛承望还认真的给一一翻着页,“师爷,您看看,这是开隆五年楠山一年的赋税数,这两箱子账本都是这样的。”

  楠山、淹城是属于尝州的县城,师爷自然了解的很。

  他差点憋不住表情,知府大人还特意为了这通判忧心,这简直就是个没一点心眼的傻子啊。

  看来这读书聪明,真不代表其他的。

  *

  府衙内被引着认识了主要的官员后,辛承望对漕运正使印象最深。

  知府这么点时间,把自己又重新收拾了一遍。

  能当官的就没丑的,留着胡子看起来面善。

  倒是漕运正使,跟刚才一样不说,外表跟富绅似的,肚子肥大,脸也胖,也就皮肤黑看起来不是乡绅一类的人物。

  第一次会面,两方人都很满意。

  尤其是等人走,师爷上前将刚才事一说,府衙内欢笑声阵阵,都觉的能睡个好觉了。

  傍晚时分,辛承望把所有房间都看了个遍,光添置东西也

  怪忙呼。

  书房只有一个木架子,几层高的放书的那种,空荡荡的没人气。

  对府衙那些人,先不下结论,早晚摸透,这先住宿条件得第一考虑吧。

  回去客栈,顾芦雪已睡下了。

  身边丫鬟嬷嬷,辛承望说着辛苦了让去休息。

  门口护卫在,今个他这一出白痴样,也不会有危险。

  在别的房间泡了个澡,之前水路昏沉沉的赶路,积累的疲累上涌,搂着媳妇闭上眼就一秒入睡。

  隔天上午出门采买,就听到老板、身边路过的百姓们都在谈论他。

  每个人都是夸,说新来的通判来上任是带着两大箱子的账本来的,保准是个好官。

  每一处都是这样的言论,一个晚上而已,动作真够快的。

  百姓不懂什么,这话看似夸,实则高高捧起,今后若是一个不对,直接就崩盘了口碑,那时候还有人信吗。

  顾芦雪兴致都减了,她自己主动学官场上的道道,也看史书。

  想必府衙内的某些人听着这话,听着跟嘲笑似的。

  辛承望一笑,牵住媳妇的胳膊,买碗筷的心情一点没受影响。

  “这桃粉的兔子花纹很漂亮,买这个吧,娘子。”

  “嗯,那再买两个粉红色的,月季红的颜色,都买红的。”

  “行,听娘子的。”

  两人买了一上午,锅碗瓢盆、粮食小吃、当地特色米糕也买了多种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