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物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在官绅世家中传播,直至隋唐时期也未断绝。”

  尉迟敬德之所以记得寒食散也是因为他们陛下初登基时确实也禁了一段时间这个东西。

  尉迟敬德惊恐:“魏晋时期距离秦朝不是还有好几百年吗?怎么现在就开始在秦朝出现了?”

  这也是李世民他们想知道的。

  为何四五百年之后的东西现在会出现?

  是后世之人带来的?但已知的后世之人皆是李世民的臣子,必然不会传播这种不好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到底是谁带来的呢?

  难道穿越过来秦朝的人也有道德败坏之人?

  李世民是不会去怀疑他的亲亲臣子的,他现在只想是谁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然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房玄龄建议道:“陛下,不如兵分两路,一路让弘基继续查探,一路告知小公子,让小公子查看《华夏通史》是否有记载。”

  尉迟敬德猛点头:“对对对,或许这个东西不是后世传过来的,而是秦朝本地就有的呢!”

  “陛下无需担忧,一切皆有解决之法!”

  看陛下和其他人一脸沉思的样子,刘弘基默默拿出另一封折子,对李世民道:“陛下若对此事深觉苦恼,不如看看另一封折子吧。”

  “?”苦恼的李世民、房玄龄、尉迟敬德对刘弘基这这句话表达了疑惑。

  什么?你是说你知道解决方法?

  刘弘基看懂了他们的眼神,摇头道:“我刚在深入探究此事,但昨日遇到的那人可能探究过。”

  说着,他把折子递给李世民,边向房玄龄和魏征解释道:“不是和你们说昨日遇见一人一事吗?”

  魏征和房玄龄点头。

  刘弘基点头道:“一事就是五石散这一药粉之事,一人,则是……”

  刘弘基悄咪咪看向李世民,看对方在认真看折子,他叹了一口气,悠悠说道:“那人正是姓侯,于半年前上山被野猪撞击导致昏迷不醒,三日前刚醒。”

  刘弘基继续道:“据旁人言,此人一醒来不复之前的轻浮,气势低迷,嗯……”刘弘基头疼,但还是把其他人汇总出来的话说了出来,“半死不活。”

  非善终,当然半死不活。

  至于侯什么嘛……

  想到对方现在的名字,刘弘基明智的没说。

  侯?

  房玄龄想。

  他们在大唐唯有一个熟悉的姓侯之人。

  和他们在秦王府时对陛下忠心耿耿,在玄武门之变时对陛下不离不弃,之后更是职务一路高歌猛进,出身行伍,上能灭敌国,下能当吏部、兵部尚书的人。

  哦,也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最后的结局是身首异处的人。

  房玄龄心情复杂:“是他啊。”

  尉迟敬德心情更复杂,同样出身行伍,虽然最后转文成功,但他和侯君集的交集绝对比房玄龄熟悉和亲密,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过命交情。

  沉默了许久,尉迟敬德问道:“他……过得还好吗?”

  刘弘基目光了然,对尉迟敬德摇头道:“没有很好,手有残缺,干不了重活,之后上山被野猪袭击昏迷了半年,家中积蓄挥霍一空,等他醒来家贫如洗,只剩下老父老母在外出劳作赚钱。”

  听到侯君集在这个世界萎靡状态时,房玄龄已有心理准备,然后果然看到他们陛下眼睛泛红。

  房玄龄轻叹,他的陛下啊,就是真性情。

  不过他们爱的不正是他的真性情吗?

  登基在位二十五年,真性情了二十五年,这样的陛下让他们怎么不爱呢?

  房玄龄看向刘弘基问道:“那你方才说的五石散一事与那人有关是为何?为何就确认对方就是侯君集?”

  嗯……当时奏请一定要杀侯君集以儆效尤的人就有一个是房玄龄……

  这次刘弘基还没有回答,李世民就先说了。

  他的声音微哑,道:“昨日他让我和弘基不要接近那排队买药粉的地方,还说此药粉禁绝不了,五六百年也禁绝不了。”

  之后那人隐隐说他在位一定可以禁绝这种话,李世民……

  他的臣子还是如此信任他。

  房玄龄恍然。

  李世民抚摸着手中的折子,接着道:“君集应当是有查出什么东西,城门那边的记录显示,他近三日早晚皆有出入咸阳城门,而我们调查显示君集这两日频繁出入各大药店。”

  那个半死不活,满身丧气的大汉委实令人瞩目,没费多时李世民的人就调查出来了。

  “嗯是的。”刘弘基肯定道,他面色复杂,“今日咸阳城门的探子说在咸阳城门口看到他了,而看他所走的方位……”

  刘弘基看向房玄龄,在房玄龄莫名的目光中说:“看样子是去你府上的。”

  房玄龄惊讶:“竟然是到我府上?”

  他还以为这个侯君集会去找尉迟敬德那个大老粗,没想到竟然是到他府中。

  尉迟敬德也有些许惊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