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本想质问的张亮:“???”嗯嗯嗯?什么可怜?张亮瞪大眼睛问,“你在说什么?”

  张良笑了,道:“有些臣子生来是为秦二世分忧的,可怜的秦二世有了你……”张良眼神悠悠,打量了张亮上下,像是看傻子一样。

  被张良看得心里毛毛的张亮:“!!”

  张良:“整天为他制造麻烦。”一想到秦二世三番五次与他相交,诱他入秦却被张亮打断,张良就想嘲笑这个和他处不来的张亮。

  丝毫不知道张亮上辈子确实蠢的张良评价道:蠢人,蠢计。

  张亮能遇见秦二世,真是对方的福气。

  鄙视了张亮一通,张良转身就走,留下张亮,被伤碎了一地心。

  围观了全程的李世民:“……”

  杜如晦和房玄龄:“……”

  面对张良看过来迷茫眼神,房玄龄用眼神示意:没毛病不是吗亮?

  张亮:心更碎了!

  张良走了,在李世民随从的陪伴下,李世民给了张良充分的时间没去打扰对方,甚至他还贴心地给对方准备了房屋。

  看着这一幕,杜如晦看向李世民,问:“陛下,谋圣是如何说的?”

  李世民看着张良身影从角落消失,道:“他没有接受我的金银,但说会住在咸阳。”

  就在房玄龄等人觉得峰回路转之际,李世民又说道:“不过他说无大事少扰他。”

  杜如晦蹙眉,张亮眼见着就想去走张良打架。

  不过李世民笑着阻止他道:“但国只有大事无小事,他这不是暗示朕随时随地都可以去找他吗?”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不过,也确实是如此不是嘛?

  国无小事。

  李世民轻声道:“是时候告诉我们亲爱的谋圣,什么是民生,什么是民为邦本了和国无小事了。”

  张良先回去冷静了,但是张亮还在,并且伴随着张亮的出现,《通史》后面也再一次出现了历史——宋朝。

  唐朝后面的世界总会出现李世民他们不知道的新玩意儿。比如唐宋中间的五代十国过渡时期的历史,李世民就看到了各种各式的炸药。

  就像是出现了一种叫伏火雷的炸药,人一经过,一群人都被炸飞了。看到这个东西出现的时刻,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制造五石散方士的炸锅。

  方士虽然做出了火药,但是威力并不大,现在这个伏火雷的做法和配方就尤其重要了。

  李世民第一时间让人拿着配方去找方士,当初方士制作炸药的时也是偶然,故而面对李世民当初要求他制作炸药,他也是头疼得紧,现在李世民给他的这一个**简直如旱地遇雨淋一样来得及时。

  但这并不是宋朝历史的重点,李世民看到最为突出的东西其实是南宋的开拓,南方的经济、粮食……粮食!!!

  百越出现了稻谷稻麦两熟制不说,还有苏湖熟天下足,李世民他们震惊的看到南方的发展竟然能让仅仅太湖附近州府一带的丰收,就足以供养全国!这是何等震惊的一个言论啊!李世民他们想!

  而这些得益于宋朝发现的一种稻谷——占城稻。

  历史记载:占城稻早莳、早熟、耐旱、粒细,宜于高仰之田,甚至能与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1」

  对如此大的诱惑,身处秦朝的李世民等人自然不会放过。既然如此,那就当派人去秦越找这种高产作物!

  怎么找水稻?怎么找到高产水稻?这是一个玄学。得派一个李世民信任的并且有能力的人。

  但要去的地方是百越。那就需要再多斟酌一下,百越地方湿热,极其容易生病,得派遣群身体强健的人,而且那边形势不明怎么在这个艰险的环境中找到高产水稻呢?

  或许只需要派遣一只善于隐匿的轻骑小队就可以了。

  李世民身边的一堆人跃跃欲试,就想自荐去百越寻找这种高产水稻。

  很巧,张亮也是这种想法。深觉自己的机会儿来了,这不就是他张亮展示自我的时刻吗?

  江南有高产作物,还有千万亩良田,大秦势在必得,也势必要开发,既然如此,他为何不做这个先行军?毕竟他可是要将功补的人啊!为何不派遣人一边南下寻找高产作物,一边潜入百越,协助陛下开发呢?

  于是,在一众人跃跃欲试但还未行动的时候,张亮出列了。

  在众人的注意中,张亮激动道:“臣愿南下为陛下分忧!”

  被张亮激昂的话吓了一跳,随后听明白张亮的意思,李世民哭笑不得,道:“亮乃北人,如何适应南方的气候。”

  张亮听此笑了,道:“臣出身贫寒,早年务农为生,对地方熟悉的很!”

  这还真是,张亮出身贫寒,早年务农为生,曾任工部尚书、怀州总管、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长史、洛州都督,善于行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确实是张亮对地方很熟悉。「1」

  李世民虽不怀抱期待,但想张亮为人也并非不靠谱之人,既然对方主动请缨,他自然放行,大不了他再派遣个更为靠谱的人跟着。

  看懂了李世民对他的期待值没有很大,张亮在心中给自己鼓舞打气,他定然要做好这件事情!

  而在另一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