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p; 李卫及其家眷好不容易相聚几年,如今分别在即,皆十分感伤,如今见七辆马车哒哒驶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李卫更是瞪大了眼睛,低声道:“你,你……这是做什么?”
年珠笑着解释道:“老师,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
“早在我知道您要去浙江之前,就一直费尽心思想为您准备什么礼物才好,可思来想去,总觉得都不好。”
临行送别时,大多是送砚台、纸张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她觉得这些东西太过于轻飘飘,不符合他们师徒之间沉甸甸的感情:“所以我便为您准备了囊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东西,浙江一带虽比不得京城寒冷,但浙江冬天可是没有地笼的,南方的冷是阴冷、湿冷,比起北方的冷来惶然不可多让。”
“我为您准备了上好的皮料子、银霜碳,还有治鼻塞的鼻烟壶都有。”
“当然,民以食为天,去了浙江,您身边没有师娘的照顾,吃食方面难免没那么讲究,为你准备最多的就是食材呢。”
竟足足有三辆马车之多!
这里头装的可不仅仅只是吃食,还有她对李卫沉甸甸的爱和敬意!
第106章 无所不用的熹嫔
就冲着这几辆马车, 李卫与李家人分离的感伤顿时就消散了不少。
是啊,从前那样苦那样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如今京城距离浙江也不算远, 就算不能时常见面,也能常常差人送东西过去的。
李老太握着儿子的手舍不得撒开,含笑道:“是,是,珠珠说的极是。”
“人生在世,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都是小事。”
“你到了任上, 虽要以政事为重,但不管什么时候, 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才是……”
说到最后, 这位老母已是几次哽咽。
李卫也是眼眶一红, 正色道:“您放心, 儿子定记得您的话。”
这世上最叫人难受的事情是得到又失去,纵然李卫心怀家国, 却也想要与家人团聚。
如今先是叮嘱李老太要注意身子,又嘱咐妻子莫要辛劳,家中可以多请几个人回来……等着他叮嘱完李星柔,目光最后落在了一直没说话的年珠面上。
“算算日子,你我二人已成为师徒好几年的时间, 你有多聪明我是知道的,但我还是要叮嘱你几句,小心驶得万年船。”
“若遇上什么事,莫要逞强, 不要仗着自己聪明就为所欲为,实在不行, 多与宫里头的皇贵妃娘娘诉诉苦。”
毕竟这是最好用的法子。
以年若兰的性子,定舍不得眼睁睁见着年珠受苦,定会想法子将事情捅到皇上跟前。
这法子呀,可比与年羹尧等人商量对策有用多了。
年珠心里一暖,笑道:“从前您可没教过我这法子,直说什么遇事要思之又思,慎之又慎呀!”
她瞧见李卫脸色微沉,忙道:“好了,老师,我知道您担心什么,担心以后您不在京城,没有人能与我出主意打探消息,所以才想要我去姑姑帮忙的。”
“您放心,我都知道的,我会将您的话放在心上的,绝不逞强。”
李卫这才含笑颔首。
有些话他不好直言,女子的名声大过天,先前年珠几次差点遇害,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众人又寒暄几句,李卫便带着他那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离开了京城。
已订了亲的李星柔瞧见父亲的马车直至消失不见,终于忍不住,眼泪簌簌落了下来。
年珠本是有些伤感的,但见状只能先安慰哭哭啼啼的李星柔。
“从京城到浙江路途又不算远,你若什么时候想去浙江,只管去就是了。”
“我听说浙江有许多好吃的呢,像什么松糖、双炊糕、叫花鸡等等,都十分有名。”
“我最喜欢的可是叫花鸡,外面裹上泥巴,用荷叶包着烧着吃,这鸡肉已提前腌好,烧出来的鸡肉不仅又嫩又香,还带着荷叶的清香……”
民以食为天,她一搬出叫花鸡来,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李星柔因李卫要离京,已连续多日未吃好睡好,如今再听说这喷香喷香的叫花鸡,好奇道:“……那便宜坊有叫花鸡卖吗?”
“便宜坊倒是没有叫花鸡卖,不过……”年珠环顾李星柔众人一圈,发现所有人似都对这叫花鸡很感兴趣的样子,笑道,“不过有我在,保准能叫你们吃上叫花鸡。”
顿时,众人对李卫离开的不舍之情淡去了许多,一个个倒对这叫花鸡感兴趣起来。
年珠虽不擅做菜,但擅指点,一人能顶三厨子。
巳时还未过半,厨房里就飘出香味来。
李家人不少,灶里丢进了三只裹着泥巴的叫花鸡,三只叫花鸡威力不小,惹得坐在院子里等着的李星柔频频吸鼻子。
“这叫花鸡闻起来还是怪香的,方才你说叫花鸡要提前腌制,咱们是临时起意,做出来的叫花鸡能好吃吗?”
年珠笑道:“味道肯定是要提前腌制的叫花鸡差上不少的。”
“不过这鸡可是便宜坊司掌柜养的宝贝,叫珍珠鸡,从小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珍珠米和各种虫子,肉质比普通鸡要嫩上不少不说,一只只有两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