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的她来说,相比于有氧运动,或许更应该做点力量训练。

  她力气小,也做不了太多,每天拎着半桶水走上一圈,就够她累的。

  接下来她的运动,不如就改成写小说之余,拎着水桶在院子里走两圈。

  如果这样,那她可以省下许多时间。

  她可以设法去了解这个世界,学一些知识,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做了决定后,桑景云深吸一口气,写了一千字稿件。

  然后她从自家井里打了一桶水,拎着去隔壁孤儿院。

  谭峥泓是规划了要在孤儿院打一口井的,但负责打井的人最近没空,要过几天才来,他们这几天用水也就不那么方便。

  “桑小姐,你怎么拎水过来了?我们要用水,可以自己去挑。”谭峥泓道。

  钱表姑也连忙出来:“景云,你身体不好,哪能拎这么多水?”

  桑景云笑起来:“我身体没事,我拎这水,是想锻炼一下,让我的力气大一点。”

  钱表姑不理解,桑景云又不干农活,既如此,练力气做什么?

  谭峥泓倒是可以理解:“练力气确实不错,桑小姐想不想学一些防身的本事?”

  桑景云道:“我现在力气太小,学不了,等以后吧!谭少,我倒是有别的想学,你是不是懂英文?我想学英文。”

  她上辈子学过几招防身术,知道要如何打人要害并以此逃命,至于再“高深”一点的,如今她细胳膊细腿,也学不明白。

  倒是英文,在这时用得上。

  桑景云跟谭峥泓聊过几次,知道谭峥泓是从南洋过来的。

  南洋很早就成为殖民地,在南洋生活的华人,只是做普通劳工的还好,那些走到顶端的人,都要跟洋人打交道,得会说英文。

  她上辈子学了很多年英语,大学时也考过了英语四级,有一定基础。

  但她毕业后从事的,并非跟英语相关的行业,因而早年学过的英语,已经忘了大半,口语更是糟糕。

  桑景云想重新把英语学起来。

  这个时候,在上海有很多外国人,懂英语对她有利。

  “我英文很好,不过学英文会比较辛苦,桑小姐你确定要学?”谭峥泓问。

  桑景云道:“我确定要学,谭少你有空的时候教教我就行,我慢慢学,不着急。”

  她让谭峥泓教她,也是为了给自己懂英文这事儿过个明路。

  跟谭峥泓学些口语,自己再背一背单词,她应该就能跟人进行日常交流。

  “那我去准备一些书,明天就教你。”谭峥泓兴奋地开口。

  “多谢。”桑景云把水倒进孤儿院厨房的水缸里,这才回家。

  这天下午,隔壁一直很热闹。

  谭峥泓让保镖买回来很多毛竹,锯成竹筒分给那些愿意去抓钉螺的人,又让人买回来很多柴火,打算等收集到钉螺,就全部用火烧死。

  至于桑景云,她写了三千字,拎了三趟水。

  然后,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她的胳膊就疼得不行。

  她这身体,是真的缺少锻炼。

  “姐,你不去县城?”桑景英有些不舍。

  他很喜欢跟他姐一起走路,他们路上可以聊天,说《水浒传》的写法。

  “我以后就不去了。”桑景云笑道。

  “好吧。”桑景英叹气。

  桑景云见他一副郁闷模样,有些好笑:“你叹什么气?快去上学吧。”

  桑景英这才跟着桑钱氏出门。

  去县城的人里少了个桑景云,但多了一个钱表姑。

  粮食和咸菜咸鱼,是谭峥泓之前统一采购的,还剩不少,不需要再买。

  但天天吃这些会腻,那两个保镖就又给了钱表姑两角钱,让她花一角钱买点豆腐给小工们加菜,再花一角钱买点肉,改善他们三个晚上的伙食。

  他们晚上,可是不能去桑家吃饭的。

  桑钱氏他们很快离开,桑景云则点了油灯,在灶台旁边写小说。

  这会儿天还没亮,屋里很黑,也有点冷。

  而在灶台边,会暖和一些。

  桑景云觉得冷,河对岸棚户区的人,更觉得冷。

  江来抱着一个比他小的乞丐,整个人哆嗦个不停,不想从被窝里起来。

  上个月,他们这些小乞丐交了好运。

  先是从一个好心的小姐那里,弄到一袋米,之后,他们要钱也比以往容易很多。

  但他们要到的钱再多,也没多少,这些钱,还都被江来花钱买了棉花。

  再加上捡来的,从死人身上剥下来的旧衣服,江来想尽办法,总算给手底下的小乞丐,一人做了一件棉袄。

  桑景云之前给他米的时候,买的用来装米的袋子,也被他拆开,加上别的布料,缝成被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