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登小说?

  换作以往,他们不一定会看报纸上的小说,毕竟他们很忙。

  但今天他们有空闲,也就看了下去。

  这部小说叫《全球瘟疫》,而他们研究的东西,恰好跟瘟疫有点关系。

  这样的小说,看看挺好的。

  这人看了下去,然后就被震惊了。

  《上海日报》今天赠送的报纸上,刊登了大概四千字的内容。

  字数不多,但因为情节很紧凑的缘故,已经有很多信息。

  上来就是石四陷害同事,害同事废了一只手。

  这段不过一千多字,写完这段,就有人来找石四,说石四之前提出的,在唐国建立实验室研究细菌并将之用于战争的申请被通过了。

  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国和霓国的情况,说明细菌战的情况。

  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四千字,不会有太大感触。

  内容太少了,真的看不出什么。

  但他们这几个留学生不同。

  他们在国外,专门研究微生物,研究由细菌引起各种的病症。这次回国,也是因为冯胡林想要找几个帮忙研究细菌。

  他们对细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敏感。

  也因此,在看完这个开头之后,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德国。

  如今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德国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而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德国是想过要使用细菌来作战的,只是细菌太不好控制,所以没有实施。

  这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拿来写小说了?

  “虽然只有短短数千字,但这个作者对细菌,似乎很了解。”

  “没想到国内的小说,竟然已经开始写细菌!”

  “国内的情况,确实跟我们以前想的,已经大不一样!”

  ……

  四人轮流看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对在国内研究细菌一事,充满信心。

  他们昨晚上睡得不错,一点都不累。本打算洗漱完之后,先去其中一人家中,但现在……他们找了四辆黄包车,前往康安医院。

  康安医院,冯胡林正在发愁。

  虽然因为他和魏奉文的话,研究所的那些研究员不再想着要离开。

  但实验一直失败,到底还是让他们卸了心气。现在实验室的气氛不太好。

  若是这样下去,他们很难出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内容,说不定还会被泄露出去。

  正这么想着,冯胡林就注意到魏奉文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

  现在实验室里,也就魏奉文跟其他人不同。

  “小魏,你过来,我们聊几句。”冯胡林朝着魏奉文招手。

  魏奉文来到冯胡林面前:“冯院长,你要聊什么?”

  冯胡林问:“小魏,实验不顺利,你怎么还干劲满满?”

  魏奉文道:“冯院长,我每天都会看书激励自己。”

  冯胡林不解,看书怎么激励自己?

  魏奉文道:“冯院长,你可以去看看《穿成包身工》。曹可欣面临的境地,比我要糟糕很多,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她是这样的,孟佑和金月季也是这样的。我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他们,就觉得我可以坚持下去。”

  这些书冯胡林都看过,他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

  “冯院长,还有一点,”魏奉文再次开口,“《穿成包身工》的主角,是从未来穿越到民国的。她面临乱世,但并不悲观绝望,还不止一次提到,她生活过的国家,虽然也曾有类似的遭遇,但最终变得强大起来。我觉得中国的未来,也一定会变得强大!”

  他们国家在历史上,遭遇过很多危急。

  在某些王朝末年的战乱时期,人口十不存一。

  但最后,他们都站起来了,都统一了!

  大宋烂成那样,被元朝灭亡,但后来呢?不还是有朱元璋横空出世?

  他们国家确实面临危难,但保不准,就有天骄降世,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曹可欣对未来有信心。

  他仔细阅读那些文字,便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冯胡林闻言笑起来:“看来,以后要让研究所的人,都去看一看云景先生的小说!”

  他刚说完,就有人来找他,说是外面来了几个人,要见他。

  冯胡林听到那几人的名字,激动万分,连忙往外冲。等他看到那四个留学生,表情更是无比激动:“你们愿意回来,真的太好了!”

  他带着这四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跟这四人聊了聊,然后就意识到,这四人,都是心系祖国的。

  想要把这四个人才留下,需要筹码。冯胡林也不隐瞒,将他们实验室对青霉菌和青霉素的研究成果说了出来。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