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早有计划

  孙涛走后,李卫民开着拖拉机,直接就突突到了大沙河。

  不过,李卫民不是来钓老鳖的,是来找人买河沙的。

  大沙河,河里当然有河沙,而且质量还不错。

  之前,李卫民沿河找老鳖的时候,发现有人拉着板车,到河边挖沙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住在沙河边的老百姓,盖房没有花钱买沙子的,都是弄一辆架子车,自己到河边挖一车回去。

  当然,这么优质的河沙资源,政府又不傻,肯定开的有采沙场。

  县里修路,单位盖房,甚至修大坝,修水库,都要用到沙子。

  七十年代末,正是华夏高速发展的时期,从刚建国时的落后农业国,到78年,一举提升至全球第六工业强国,可见对各种基建材料地需求有多大。

  需求多了,沙场的产量就不够了,私人如果需要,要么托人情找关系,要么出高价。

  李卫民正是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才提前下手,赶在开放之前喝头道汤!

  集体时代,个体经营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属于绝对真空。

  主要抓的是投机倒把,大规模的倒买倒卖,对于一些木器加工,手工制作之类的小作坊,管理得并不严格。

  向阳大队有一个木匠,经常跑到外面接活,大队不但不阻止,还非常赞成。

  当然,不是白赞成,每次出去接活回来,都要给大队交一部分钱,属于双赢。

  有的村民家里有架子车,就不是集体的生产资料,属于个人。

  如果愿意,带着板车上工,还可以多分工分。

  也可以出去接活,帮人拉东西,只要给大队交一些费用就行。

  赶上逢年过节,也可以拿着土特产,赶集也好,沿街叫卖也罢,只要别故意在检查人员面前得瑟,基本没人管闲事!

  不过,像李卫民这样,弄一辆拖拉机,直接大干特干的,向阳大队,甚至是红星公社,还是头一份!

  好在李卫民比较聪明,拖拉机名义上是新城第二招待所的,他自己是二所的采购,采购开着拖拉机,给单位采购河沙,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别说轻易没人检查,就是有人检查,也不能把李卫民怎么样。

  那么大一个招待所,用几车沙子很正常,谁也说不出什么!

  购买和运输环节已经搞定,就差一个销售了。

  不过,李卫民丝毫都不担心卖不出去。

  这年头买东西不容易,想要卖东西却很简单。

  ……

  既然是租,还是二所掏钱,李卫民就没有客气,挑了一台额定装载十吨的拖拉机。

  其实,李卫民还想挑更大的,可惜农机局暂时没有,就算有,孙涛也不干。

  拖拉机越大,掏的租金就越多,就越不好向所里交代。

  ……

  大沙河畔。

  正在装沙子的两个农民有些傻眼。

  别人都是拉着板车装沙子,这位倒好,开来一辆拖拉机!

  “老弟,这么大一辆拖拉机,怎么不喊几个人和你一起装啊?”

  “是啊,你一个人,要装到什么时候啊?”

  李卫民嘿嘿一笑:“我一个人装得慢,不是还有您二位吗?”

  “啥?”

  两个农民一脸懵:“小兄弟,你不会是想让我们帮你装吧?”

  李卫民啪地打了一个响指:“对了,两位老哥,帮帮忙行不?”

  两个农民:“……”

  有心拒绝,可是人家已经提出来了,不帮忙实在说不过去。

  帮忙吧,这么大一辆拖拉机,得装到什么时候,工作量太大了!

  看着两个农民左右为难的样子,李卫民不由心里感叹。

  多朴实的老农民啊,等过几年,开放的思潮一覆盖,这种人可就不好找啦!

  “二位老哥放心,不让你们白干,只要装满,我请你们吃大包子,每人一块钱的标准……对了,你们还可以再找两个人,和你们一起干!”

  “啥,请吃包子?”

  “小兄弟,你说的是真的?”

  “小兄弟,是肉包子,还是素包子?”

  李卫民笑得嘎嘎的:“每人一块钱,吃什么包子自己选!”

  “小兄弟,那……那再喊两个人,也是每人一块钱包子吗?”

  李卫民点点头:“对,最多五个人,多了请不起!”

  “好嘞!”

  “小兄弟你稍等,我们去去就回!”

  不到十分钟,两个人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三个人。

  都是实在人,来了就开干,就连工具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