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曾经的太守宋琅被戴上枷锁,关入牢车中,随陆相等朝中大臣的队伍而走。他将被押送入建业,因叛国之罪,定了秋后问斩。

  陆轻眉没有跟他们一道离开。陆轻眉依然在金州城中,焦虑地等着任何一个来自北周的消息。

  林夜他们深入北周已经月余,他们是成是败,也就在数月之间了。南周失去了皇帝,南周的新帝不肯登基,南周风雨飘摇……若北周得势,第一个要灭的,不会是霍丘国,只会是南周。

  而被关在牢车中的宋琅,忽然抬起了眼皮——他眼睛灰暗,看着一片飞雪,沾在了自己的眼皮上——

  凤翔城中“风月阁”外,玉龙走在雪巷中。

  她在杀了第一个人后,被吓住的杜春娘,终于吐出了小姑姑躲藏的地方——如今的贫民窟,曾经的“鬼村”。

  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

  一个女人疯癫后,回到了故事最开始的起点。

  玉龙走在长巷中,她听到身后断断续续的脚步声,知道是那些孩子们追着她。那是失败的兵人,她弃之不用,杜春娘在宋琅的帮助下,把失败的兵人藏在凤翔城中。

  他们以为她不知道,其实她知道。

  凤翔是个躲藏的好地方。

  因为宣明帝和霍丘国在凤翔合作,挖空了大散关。大散关下如今是一个人工地窟,藏着密密麻麻的兵人们。

  一个本就藏着秘密的凤翔,再多藏几个失败的兵人,想来也无人觉察。

  宋琅爱民如子。

  可那又如何呢?多少旁人眼中的理所当然的正义,其实和邪恶差不多。

  谁一开始不是为了救人呢,谁在故事的最终,不是满手鲜血呢?

  玉龙已经回头无望,难道宋琅,可以说问心无愧吗?

  宋琅是否还记得他最初与她相见,劝说她的那些话?

  而她是否还愿意回忆,十九年前,她杀尽杨家满门后,霍丘国的白王从沙漠海中传来的合作消息?

  整整三十年。

  在她不是玉龙、也不是青龙的幼女时期,在玉龙踏足霍丘国的第一刻,白王的野心便在日日浇灌下茁壮蓬勃。白王有无上的野心,而玉龙有无上的失望……

  她看着白王来自远方的信件,看着倒在血泊中哀求她的小姑姑,看着小姑姑不肯被她抢走的婴儿襁褓……玉龙看着白王信件的目光,久久挪不开——

  贫民窟中,疯女人的手,落在雪荔脸颊上。

  疯女人眼中的光在风烛残年之际快要熄灭,又因为面前少女的存在,而燃起一些期许。多少年,多少兜兜转转的折磨与寻找、否认。

  风呼呼拍窗,雪淋漓生寒。她瘫在病榻上,每一次辛苦的动作,都如痹症患者那样,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声。她含着眼泪,又吃力地笑。疯女人眼中的爱惜渴求与眷恋难堪之色,都化作濛濛烟雾,淹没雪荔:“我喜欢雪……”——

  牢车车轮滚滚,一重雪花在宋琅鬓发间,衬得他如同半百老人。

  宋琅想着当初自己与玉龙的初遇,自己一个初入朝堂的无能书生,在无名山间的血泊中见到那抱着襁褓的少女。

  她说,她叫玉龙。回到北周后,她不再是青龙,她的新生,是自堕的起点。

  宋琅也曾试图拯救玉龙,试图改变玉龙所失望的一切。他最终被裹挟其中,最终因与玉龙走得太近,太过感同身受,而眼睁睁看着她步入深渊,神魔难渡。

  这个……脏透了的天地。

  当年,玉龙与他坐在山洞中,看他用羊奶喂养那嚎啕啼哭的婴儿:“如果你经历与我一样的事,如果你有和我一样的遭遇,你可以理解我吗?”

  宋琅因她的故事,而茫然无措。他打起精神:“你杀光了杨家满门,会被朝廷通缉的。我们一起离开凤翔吧,我不去凤翔当这个官,你也别再杀人了……我会帮你,我知道你的失落,我会尽力……”

  玉龙的目光,落在怀中婴儿脸颊上。

  露水一样的婴儿,洁净如雪的白眸黑瞳。

  玉龙轻声:“我讨厌雪。”——

  玉龙走在长巷中,飞雪如烟,笼罩她周身。

  她在这条深黑甬道中行走,漫无目的。十九年前,她走过同样的巷子;三十年前,她第一次在这条巷中求生。

  她能听到叔叔伯伯的哭泣声,能听到凤翔百姓的凄苦求救声,也能听到刀剑刺入杨家人身体中的沉闷声音,还能听到小姑姑在耳边的哭叫声:“别带走我的孩子,别带走她……你杀了我吧,你别伤害她……龙儿,龙儿!求求你,你放过我的孩子,你杀掉我好不好……”

  她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没有人生来便带罪孽,那她为何看不到生途?若斩尽杂芜拔除野草方窥天光,是否本就生带罪孽?

  这个国家,从骨子里烂透了。她努力走到北周宣明帝身边,又听闻南周数十年生计,她更觉得如此。

  天地大雪,雪覆灭万物,只有无尽的寒冷透人心凉。这一生,她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天下,她也没见过。悲怆无路可退,执念在岁月中滋生。她开闸放出洪水,毁灭之心刻入骨髓,杀人时亦杀自己——

  玉龙记得自己抱着襁褓,在宋琅的劝说下,前往南宫山,打算亲自抚养怀中的孩子。

  宋琅:“总要有个名字吧。”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