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emsp; 若没记错,今日已是通商谈判的最后期限,所有的国礼和商样都会在今日装好。明日下午,高昌国宾使便要启程返回高昌。

  若蝉道:“是孟良媛,她那一批的缂丝绣出了问题。”-

  群青推开殿门,便见宝姝僵立的背影,殿中宾使的窃窃私语声飘荡着。

  对这一幕,群青早有预料,但没想到这么快。

  高昌国王后对缂丝绣念念不忘,还专程让宾使捎来“暹罗戏蝶”的画卷,便是对这立体绣样寄予厚望。然而这批绣样拿到手,却不如想象中精致,万花图花叶的部分还算细致,越向上,越松散粗糙。

  宾使不过是传阅了一下绣样,竟使上面的绣线蹦弹松散开来。见到彩线松了,宝姝大骇,立刻道:“这张是绣娘的失误,再取一张好的。”

  然而新的绣样,用手轻轻撕扯,也有脱线之处。宾使见状,不由失望地摇了摇头:“这应该不是王后要的绣样。”

  “这就是贵国王后要的绣样。”群青道。她走上前来,宝姝看了她一眼,只觉是被群青暗害,忍耐道,“这是尚服局从前负责这批绣样的女官,且叫她来解释吧。”

  宾使见她通身素净,并不如宝姝珠翠披身,不由道:“听说楚国南北分裂后,国力远不如前;北宸只留皇室躯壳,财宝、技艺皆流至南楚。云锦虽好,但这丝织工艺看起来不如旧楚,看来是王后的价出高了。”

  言语之间,竟有犹豫毁约之意。

  帷幕之后发出了一阵摸索。群青向那处瞥了一眼,便知燕王闻言难忍,换了个姿势。他受伤之后病一直未好,需要卧床,便叫人直接抬着床榻出席。

  近来南楚频频挑衅,有备战之意,让燕王很是烦心。群青确定,若不是燕王此次受伤,按照上一世他的性子,说不定会立刻筹备与南楚的战事,只是因为伤了身,这才必须通过通商与西域诸国交好,以压制南楚,延缓战事。

  这对群青来说算一件好事,前提是,通商必须达成。

  这时,众人听得响声,都向门外看去。

  从外面抬进殿内的是一架木头织机,抬织机的其中一人,便是满头大汗的梁公公。他抬完织机,便垂手到了群青身边。

  群青察觉到陆华亭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看了他一眼,从容走向织机,抚摸了一下:“宾使应该未曾见过缂丝绣的过程吧?”

  她止住鸿胪寺的译语,替她翻译的竟是梁公公,此人梵语说得颠三倒四,连同比划,译语着急地看向陆华亭。陆华亭摇了下头,止住了他。

  此女又有办法了。

  宾使不答话,群青自顾自地架好布,放置经线,捆紧云梭,一系列动作在指间行云流水,沐浴着天光。

  终于在她摇动踏板的时候,那位高昌宾使离了座,怀着半分好奇,走到织机前旁观。

  他亦是第一次见木织机,见群青将底图垫在下方,云梭穿梭经线间,底层的图样慢慢显出,微微睁大了眼睛。

  “王后要的立体绣样,并非用针线刺绣,而是用云梭把彩线钩织在经线上,如此一来,只要有底图,再复杂的图画都可绣出来。”群青道,“这样编织,本就比普通的刺绣更慢,更耗眼力和手艺,难道宾使没有发觉,绣样的色彩比寻常绣样更丰富吗?”

  梁公公:“在我们大宸,须得选出眼睛硕大、绣过十年的宫女才用得了这种织机,这么大的布料要忙碌一个月。”

  宾使听后一怔,不由拿起那张散了彩线的绣样,仔细看了看,确实看出了不同:“色彩确实更鲜艳,可它确实并不匀称。”

  梁公公道:“都说啦,一块绣布绣一个月,快不得。万花图的下半部分那才是正常工艺,上半部分,是因为你们急着返回高昌,赶工了才会略有松散。若是时间足够,必然是一批完美的绣样。”

  没想到他们如此理直气壮,一时竟叫宾使判断不出真假,难道真的是此等原因?

  群青手下动作却越来越快,云梭穿梭,几乎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她将踏板踩得越来越快,木刷下压的也越来越快,只听咔嚓一声,木刷的晃动停了下来。

  宝姝不由凝神,织机,织机就是这样坏的!

  群青蹲下,取下一块小小的木转轴,拿给宾使看,一道裂痕,赫然横亘转轴上:“日夜赶工,织机难承劳损,会损坏零件。我们的缂丝绣,本就是精细造物,绣娘一日只取精力最好的三个时辰劳作,方才得到昌平公主扇面上小小的一块刺绣。若因赶制给贵国王后的贡品,损坏了我们的织机,我看是我们尚服局损失更大。早有别国愿意出钱也愿意等,售卖他国,对我们更好。”

  宾使望着眼前织机,抓紧手上绣样,一时间又有些犹豫。

  若缂丝绣真如此珍贵,不能完成王后的嘱托,回去可是要受罚的。

  然而他道:“这个转轴是磨断的。即便是售卖他国,只要还需要绣那么多块布,它一样会损坏,是你们织机的问题,与赶工无关。”

  “宾使说得不错。”群青自袖中取出另一枚木转轴,递给他看,“发明织机的人,便是发现了这一点,是以织机的机身用普通木料,唯有这个转轴是用坚实的紫檀木制作,就是为了能用的久一些。”

  “但不知为什么,这个月宫内忽然支不出半分紫檀木料来,所以尚服局只得用普通木料制作转轴,又频频的磨断,你手上刺绣,便是被织机停摆所影响。”

  高昌宾使闻言,脸色登时心虚发白,他瞥向陆华亭,想到了礼部尚书私允他的那一批紫檀木料,想不到此事竟与自己有关,他的语气登时好了许多:“既然娘子保证缂丝绣没有问题,那我们便先付一半的白银,待到缂丝绣按照宫中的品控绣好,再运送至高昌便是。”

  群青把小小的绣布抽出来,其上只简单绣着一朵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