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0

的人却会追着巨响去看个究竟,就是因为对危险缺少认知。

  丰庆帝哪怕对太子和敏王都不满,却没有做过太大的惩罚,最严重的也就是让太子回东宫待着,冷一下敏王罢了。

  连江皇后的事都没连累太子一分。

  丰庆帝对儿子们其实都很不错,因为扫清了不少肥硕宗室,丰庆帝手里宽裕了,给成年儿子们的封地就很好,而且还没有催着儿子们就藩。

  别看太子和敏王闹得欢,其实都是小打小闹。

  只是淑妃的擅自动手惹怒了谢嵘,谢嵘是绝对不会让敏王上台的,敏王上台,淑妃这个贱人肯定会想尽办法弄死江皇后,谢嵘即便是公主,到时候也没好果子吃,谢嵘能愿意才怪。

  两个兄弟还没意识到争位的血腥,后宫里的女人们已经真刀真枪干了一回。

  其实太子和敏王身边的谋士属官都有百般计策,但问题在于谋士们也得察言观色,他的计谋主公听不听得进去,愿不愿执行,自己费尽心血出谋划策,会不会被主公厌弃等等。

  不是说你出的主意是对的,太子和敏王就会毫无芥蒂的使用,人心复杂,辅佐太子和敏王的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总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吧。

  太子和敏王总体上还未进化到铁石心肠不择手段的地步,那一些鬼祟计谋就不能拿出来用,连提议也不行,要是被上司认为你是个阴险毒辣的小人,以后还有什么前途?

  特别是太子身边,教导太子走正道的太傅等人是不会希望太子学坏的。

  他们,包括谢嵘都发现丰庆帝没有废太子的想法,只要不废太子,太子就别有太多动作,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敏王虽然心大,目前还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淑妃对付江皇后,栽赃东宫敏王并不知道。

  春闱如期举行,一番紧张的考试后,到了放榜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敏王看中的几个举子也中了进士,敏王还特意赏了些东西给他们,被丰庆帝的人都看在眼里。

  太子一开始也有动作,现在倒是安静下来,没有去搞串联,可能是身边的人提醒他了,读书人为什么被称为天子门生,那就是他们是皇帝的人。

  然后太子系的人也开始发力,要求藩王就藩。

  成年皇子早就有了藩地,还都是好地方,如今也应该去藩地牧民,替丰庆帝分忧。

  敏王系自然不愿意,离开京城,就什么都别想了。

  安王被丰庆帝推出来的时候心情也很美,后来被母亲邓妃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在瞅瞅太子、敏王和自己的区别,终于脑子清醒了。

  在有人建议藩王就藩后淑妃‘病了’,敏王也能顺理成章留下,总不能和自己的母妃“互相牵挂,若是母妃有个万一,儿臣该怎么办?”

  丰庆帝觉得儿子们都走了,只自己面对太子这个老是盯着皇位的堵心儿子也不开心,于是也就驳了这个提议。

  敏王系十分高兴,谋士们也能更进一步,“太子这是亮刀了,王爷得做好准备!”

  谢嵘也听到淑妃病了,她冷笑了一声,若是丰庆帝愿意让儿子们就藩,淑妃病死都没用,现在不过是丰庆帝也不愿而已。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18 21:43:04~2023-08-19 21:31: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篱雪吖 16瓶;赵家姑娘、大黄猫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公主四十九

  就在这时, 宫里死了一个妃子,位份也不高,是个婕妤, 升婕妤也是因为怀孕产子的缘故。

  只是这个婕妤娘娘没有江皇后好运, 虽然生的是儿子, 却不大受重视, 现在这个排行十七的皇子今年十六, 还未娶妻开府。

  哥哥们白热化的争夺战他都没资格参与。

  此刻这个孩子还在操心自己母妃的丧仪, 位份低一等,丧仪规模小一等,谁不希望自己的母亲有个隆重的丧仪,这代表了死者的尊荣, 子女的脸面。

  这件事报上来的时候谢嵘正好也在皇后宫里, 江皇后叹息一声,“梅婕妤也是个老人了,怎么就去了。”

  谢嵘道,“父皇必有加封, 母后多看顾些, 省的有人贪图省事, 让梅婕妤丧仪难看。”

  这种猫腻江皇后也明白, 就道,“我知道, 必会督促他们好好办,哪怕是看在十七的份上。”

  丰庆帝也不甚在意, 毕竟梅婕妤缠绵病榻好久了, 这都是能预料的事, 报上来的时候就给加封为妃。

  丧仪就能按照妃的规格进行。

  只是梅婕妤, 不是,是梅妃无宠,儿子还未开府,在宫里实属小透明,便是按照妃的位份治丧,看起来也是冷冷清清的。

  就十七皇子和他身边的小太监还有梅妃的几个宫人在灵堂里守着。

  谢嵘除了叮嘱皇后外,自己还亲自去梅妃灵堂处上了一炷香,十七皇子急忙还礼,谢嵘冷眼看了一圈,把管事的叫来,“梅娘娘的丧仪你就是这么办的?!你是欺负死人呢,还是想让人说母后怠慢?”

  管事吓了一跳,点头哈腰,立马回头吩咐了一通,灵堂内外重新布置,哭灵的也多了,丧仪总算像样了。

  十七皇子感激地上前低声道

上一页下一页